国博文创冰箱贴因何走红:凤冠冰箱贴爆火带来了什么?

2024-11-03 08:25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段时间,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凤冠冰箱贴”火了——开售至今3个半月时间,两款“凤冠冰箱贴”共售出14.5万个,一跃成为近20年来国博当之无愧的文创“销冠”。   

因为设计精美新颖、宜赏宜藏,国博7月一推出“木质凤冠冰箱贴”,首批3000件产品一天半内就售空。9月底,国博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再次受到观众青睐,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   

鉴于产品供不应求,自8月13日开始,国博采取每日限量发售措施,随生产销售情况动态调整。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两款冰箱贴所有工序都需安排固定工人制作,导致生产周期较长。不断提升产能同时,出台限购措施也是防“黄牛”倒卖的一种手段。   

“爆款”文创产品刺激着消费者需求,带动了产业发展。“随着凤冠冰箱贴持续销售火爆,产品制造厂家的生产规模和用工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增加了相关岗位供给,也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增收。”廖飞告诉记者,木质凤冠冰箱贴预计一两个月内日产量可达5000件,AR金属凤冠冰箱贴已经从1家代工厂发展到3家代工厂,日产量已达5000件。   

不只是冰箱贴,围绕“凤冠”这一IP,国博又陆续开发了笔记本、徽章、雪糕等10余款系列产品,均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介绍,今年国博文创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幅接近60%,直接解决社会就业人数超千人。   

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进一步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吸引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一睹文物本身的风采。   

位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成为目前国博唯一需要排队参观的展品。暑期参观旺季时,队伍最长可达百米;国庆过后,国博观众预约需求依旧旺盛。数据显示,10月8日至10月28日,国博参观人数达34.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近年博物馆文创出圈的现象比比皆是,说明文创冰箱贴已超出其本身的实用价值,成为一种流行符号,记录旅行足迹,承载文化记忆。   

廖飞说,国博将持续推动展览工作与文创开发协同发力,充分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美学价值。(左图为木质凤冠冰箱贴,右图为AR金属凤冠冰箱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国博文创冰箱贴因何走红:凤冠冰箱贴爆火带来了什么?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