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烟不喝酒,30岁突然确诊“癌王”!医生: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2024-10-20 10:46来源: 健康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生活中许多人都听说过“胰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 容易扩散转移,因此也被称为“癌症之王”。

  但在很多人传统观念中,胰腺癌患者往往是每天吸烟、喝酒等。然而,近日这位年轻人才30岁,既不吸烟也不喝酒,也突然被确诊为胰腺癌。医生却说, 他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不沾烟酒突然确诊“癌王”,

  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据潮新闻客户报道,今年30岁的赵磊(化名)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平时喜欢美食外,也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但最近半年来,他却经常肚子痛,除了有 脂肪肝,还有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结石

  在手术取石检查时,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杨祺俊发现了“意外”,赵磊的核磁、病理穿刺等各项检查指向了同一个结果—— “胰腺癌”

  杨祺俊医生在进一步了解赵磊情况后,发现了原因所在。虽然赵磊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喝酒,不接触化学物品,但唯独喜爱美食,经常暴饮暴食。有时候为了缓解精神压力,热爱美食的赵磊会选择用“吃”,来满足口腹之欲。 红烧肉、炸鸡、火锅、烧烤、榴莲、蛋糕……全都是他的最爱,大快朵颐后总能带来超强的精神满足

  然而,这个看上去没啥“危害”的爱好,偏偏就是最大的问题。杨祺俊医生表示,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但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

  这些消化酶进入胰腺和周围组织,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进而导致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就可能导致 胰腺癌的发生。

  要想活得好,千万不要吃太饱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顿顿吃得太饱、暴饮暴食对寿命也会有不利影响!2019年,《自然·代谢》期刊上刊发了一项实验研究发现: 适当少吃点可以极大地延长寿命,并改善代谢健康。相反,如果长期吃得太饱会影响代谢健康、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对800只成年小鼠进行饮食实验,将小鼠的饮食习惯从“随意的吃”改变为“限制少吃”。结果发现:

  1.  成年小鼠从“限制少吃”转换到“随意的吃”,它们的肚子越来越鼓,死亡率也会急剧增加。

  2.  将成年小鼠由“随意的吃”改为“限制少吃”后可以大大延长寿命并改善代谢。研究发现将小鼠进食量减少40%(相当于六分饱),则它们寿命会大大延长。

  过去老一辈人经常说,“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项研究也确实证明了,平时吃太饱不仅容易长胖,对身体健康和寿命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

  长期吃太饱对身体的影响真的很大

  经常吃得太饱,除了短期的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1.  胃部:被撑大了

  首先是胃,被撑大不说,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来消化食物。被撑大的胃,加上过多的胃液,很可能影响到食管下端的开关,从而导致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也就是常说的“烧心”。

  2.  胰腺:加倍分泌

  其次是胰腺和肝脏,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消化酶和胆汁来促进这些食物的消化。

  3.  肠道:加班消化

  最后是肠道,不仅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还不得不去吸收过量的营养。肠道菌群也得加大工作量去消化食物。

  4.  肥胖:引发疾病

  长期吃过饱,意味着长期摄入过量的营养,很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是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死亡风险,比如: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认知功能障碍

  此外,长期吃太饱,会扰乱人体对食欲的调节,导致人陷入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中。

  记住6个避免吃太饱的方法

  1.  尽可能少吃让自己吃太多的食物

  这里要注意不是完全不接触。比如平时总是爱吃冰淇淋,突然立下“以后再也不吃冰淇淋”的誓言基本也不太可能实现,还容易让你产生一种被剥夺爱好的感觉,更容易陷入暴饮暴食。

  2.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

  蔬菜、全谷物等都富含膳食纤维,这类食物更容易产生饱腹感,这样吃其他食物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少了。

  3.  细嚼慢咽,给大脑一点反应时间

  狼吞虎咽吃东西,一不小心就会吃多了。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多给大脑一点时间,让大脑能第一时间知道“你已经饱了”。

  4.  按时吃饭,避免太饿引起的暴食

  按时吃饭,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能避免太饿导致的暴饮暴食,帮助你更好地控制饮食。

  5.  找到其他解压方式避免暴饮暴食

  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并且找到其他可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听音乐等等,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

  6.  记录自己每餐的食物和情绪变化

  通过“食物日记”的方式,可以做到自我监控,也有利于发现暴饮暴食的触发食物或者触发因素,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