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从装修工到拍网剧 最多日入五六百元

2024-10-19 13:06来源: 冰城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0月16日下午5点半,68岁的高玉珍顾不上吃晚饭,拎着背包一脚踏出家门,这是他一天里赶的第二个片场。前一天他的外孙石之高也是这个时间点出门,直到晚上快11点钟才回家。祖孙俩人都是业余演员,网络短剧的盛行,让他们的生活节奏快了起来。

68岁大爷从装修工到拍网剧 最多日入五六百元

  高玉珍在剧场

  年轻人“稳住”了他

  今年68岁的高玉珍“触电”是在六年前,外孙石之高作为小演员,参加一部网络短剧《妙手玄医》的拍摄,高玉珍送他去片场。路过的导演问陪在一旁的他:“老爷子,你演过戏?看你的眼睛比较亮。”

  高玉珍笑着摇了摇头。彼时,演戏跟他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他一直从事装修行业,在工程队里干过木工、水电工等。看导演有意要给自己安排角色,高玉珍询问起费用。答案让他难以接受:“干水电工,我一天挣500块呢,你给我一天50块?”

  过了没多久,高玉珍在工作时摔伤了腿,装修的活儿没法接了,他便想起当群演的事,于是报名去片场试戏。“那天,我坐车去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等了一上午,到中午时导演才通知说,要等到下午4点多才有我的拍摄。”

  第一次当群演心里没底,又加上等得有点烦躁,高玉珍收拾包要走,周围坐着的群演都是年轻人,他们安慰高玉珍说:“大爷,你急什么,我们这么多人陪你聊聊天呢,你应该觉得很快乐啊。”

68岁大爷从装修工到拍网剧 最多日入五六百元

  高玉珍在拍摄短剧

  年轻人的话稳住了高玉珍,从此他喜欢上了在片场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和年轻人在一起,学到了很多时髦的东西,觉得自己变年轻了,生活也有趣了。”

  作为一位退休老人,高玉珍学到的第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词汇就是“凡尔赛”。有一次他在片场,打开老伴给带的盒饭,有年轻的群演路过夸赞他过得幸福,他回答说:“没什么。”年轻人说了一句,“大爷,您真凡尔赛。”

  “当时一头雾水,反问人家什么是凡尔赛。”高玉珍笑着回忆道。

  第一步先学普通话

  对高玉珍来说,学演戏第一步要克服的困难是说好普通话。表演之前,高玉珍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没办法,跟着新闻联播里的主播一句一句地练。”为了试戏,他还买了自拍设备,把手机架在自拍杆上,根据导演发来的剧本,表演一段就把视频发过去。

  “最反差的是有一次演了一个武林高手。”高玉珍说,“那个武林高手有很多太极动作,那段时间,我就跑到附近的公园里,跟着晨练的学习打太极。”

68岁大爷从装修工到拍网剧 最多日入五六百元

  高玉珍在家里录制试镜

  对于老年群演来说,最令高玉珍犯愁的就是背台词。有一次他坐车去菏泽去拍摄,开始剧组定的是他演村长,他在火车上背了一路的台词。下车到了剧组后,导演见了他本人,说他的形象更适合演另一个角色,台词跟着全换了。“年轻演员背台词快,一页台词看两三遍就背过了,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台词多了简直就是一锅浆糊。”

  近年来网络短剧盛行,高玉珍接的,也都是这类剧的角色。“大制作都有好几个机位,做一遍动作,拍摄的角度都有了,但是很多网剧制作成本低,没有那么多机位,同一个动作就需要每个角度都来一遍。”

  “而且短剧更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有一次,拍摄现场有一名群演扮演一个记账先生:有人走进店里来找老板,他放下手里的毛笔,然后看对方一眼,转身去屋里找老板。“就这样一个镜头,拍了一上午,那个群演跑了几十趟,就是没过关。”

68岁大爷从装修工到拍网剧 最多日入五六百元

  录制试镜时,高玉珍把台词夹在架子上

  “拍戏是很辛苦的,比我干装修还累。”高玉珍开玩笑地说。有一次他跟老伴一块去当群演,要赶到西海岸藏马山参加拍摄,老两口凌晨4点起床,赶地铁、换公交,才准时在8点到达。

  由于年纪大了,高玉珍尽量不接夜戏,但是晚上的拍摄有时避免不了。他曾经接了一部剧叫《静音》,“大部分都是夜戏,但是这个戏是一个反诈题材的,我觉得很有意义。”高玉珍演的是一个小卖部的老板,这部剧开头就有他脸部的特写镜头,“以前我一般都是本色出演,演一些和蔼的老头,但是这个戏要求我眼神要有很多变化,难度还是很大的。”

  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热爱

  原本是送外孙去演戏的高玉珍,如今已经和外孙互换了角色。孩子因为顾及学业,慢慢接的戏少了,反而是他的戏越来越多。

  10月16日这天,他一天赶了两个片场。早上7点出门,拍了两个小时,演了一个乞丐。下午5点半出门,天已经快黑了,晚饭顾不上吃,要赶到市北区卓越大厦去拍摄,背包里装着一身白色的唐装——导演要求他准备的一套衣服。

  前一天,外孙也是这个时间点出门,放学后放下书包就去了片场,“外孙演一个霸总少爷,出门有前呼后拥的管家招呼着,动不动就出手一个亿。”

68岁大爷从装修工到拍网剧 最多日入五六百元

  高玉珍与老伴、外孙都是短剧演员

  “现在很多网络短剧,剧情都是一下子成为大富翁了。”高玉珍坦言,他这个年纪的人,对现在一些网络短剧的题材还是有些看不懂,“有点太玄了吧。”

  相比第一次接戏时,他总是要刨根问底地把费用问明白,但是现在接戏,他反而不问报酬了。“多的时候一天五六百,少的时候一天50块,但是演戏已经成了我的事业,对报酬就没有那么计较了。”

  对业余演员来说,孩子的报酬是比较高的,外孙接过的戏里,最高的报酬是一天1000元,“因为孩子在片场比较难控制,演得好,又可以协调出上课时间来拍戏的更少,费用就比较高。”但是因为拍戏太累,很多孩子慢慢长大后就退出了演戏圈。高玉珍外孙接的拍摄多集中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到了高年级,他主动提出来对拍戏不感兴趣,接的就少了。

  “他小时候曾经参加过一次拍摄,早晨6点到片场,拍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饭也顾不上吃,上车倒头就睡,这样持续了一周。还有一次大冬天,在火车北站一个室外空地拍,整拍了一天,都冻透了。”

  但是这些拍戏的“苦”并没有阻挡一些人的追梦之旅,“我在片场见过很多年轻人,一心想成为明星。”高玉珍说。在新兴的短剧赛道上,年轻人认为这是跻身演艺事业的机会,铆足了劲在各种剧中去露脸,哪怕只有一两句台词也可能成为事业的起点。

  从6年前“触电”到现在,他已经接了40多部网剧,高玉珍说,“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热爱。”

  转自:半岛都市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芳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