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2024-10-16 08:17来源: 中国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国之振奋

  60年前的今天,下午3时,

  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

  金光喷发、火球凌空,

  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代号为“老邱”的国家最高机密,

  终于向全世界展露真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晚,

  新华社发出核爆蘑菇云照片、《人民日报》发布号外

  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

  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消息传出,世界震惊。

  “东方巨响”产生的不仅仅是火红的云团,

  更是举起的拳头,

  是中国人民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拳头!

  民族脊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超级大国的

  核垄断和核讹诈,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为了这一天,

  “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

  付出艰苦努力,

  筑起新中国的安全屏障。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东方巨响”的背后,

  是无数卓越的科学家,

  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钱三强

  “两弹”元勋钱三强,

  面对异国优厚的待遇,

  毅然选择在战乱时回国。

  他说:

  “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钱三强 来源:共青团中央

  1960年,

  中国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

  钱三强担任技术上的

  总负责人、总设计师。

  他一边从事大量科学研究,

  一边四处奔波、招揽人才。

  在他的组织下,

  一大批优秀科学家纷纷回国,

  获“两弹一星”功勋

  科学家荣誉的23人中,

  有15人是由他动员回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一天,

  正好也是他51岁生日。

  他说:

  “中国原子弹研制

  绝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

  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

  ——王承书

  她是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也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王承书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虽然在外求学,

  但她心系中国。

  1958年,我国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

  面对钱三强的邀请,

  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出:

  “我愿意!”

  1961年,

  原子弹的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进展缓慢。

  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

  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

  这一次王承书再次说出:

  “我愿意!”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王承书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钱三强希望她继续从事核事业研究

  钱三强问她:

  “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

  “那你愿意继续在这工作吗?”

  “我愿意!”

  她一生清贫,

  临终前将毕生积蓄十万元

  捐给了“希望工程”。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来源:央视新闻

  我愿以身许国!

  ——王淦昌

  “两弹元勋”王淦昌,

  面对国家的核武器研究需要,

  毅然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

  为研制核武器改名时,

  王淦昌果断写下了“王京”,

  并掷地有声地说:

  “我可以,我做得到!”

  “我愿以身许国!”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王淦昌 来源:央视新闻

  17年内,

  连他的家人,

  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原子弹爆炸那天,

  他随着沸腾的人群从掩体里跑出来,

  激动地挥动着双臂,

  流着热泪欢呼:

  “成功啦!我们成功啦!”

  一年除夕夜,

  他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

  邓稼先对他说,

  “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

  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言毕,两个人抱头痛哭……

  做好了这件事情,

  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

  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邓稼先

  1958年,钱三强找邓稼先谈话,

  神秘地说“我们要放个大炮仗”,

  邓稼先毫不犹豫接受了这一重任,

  成为中国原子弹研究工作理论设计负责人。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邓稼先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出发前,邓稼先辗转反侧

  夫人许鹿希问他怎么了

  他答:“我要调动工作。”

  “调哪?”

  “不能说。”

  “干啥?”

  “也不能说。”

  “我跟你通信?”

  “不行。”

  他嘱咐妻子: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

  做好了这件事情,

  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

  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关于工作的秘密,

  他一藏就是28年...

  弥留之际,

  他执意从医院“溜”出来,

  乘公交车到天安门广场。

  在国旗下,

  他对警卫员说: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

  你都84岁了,

  那时,我们国家富强了,

  你可一定来看我啊 !”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像 新华社发

  邓稼先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问道:

  “30年后,

  人们会记得我们吗?”

  如今六十年过去,

  这些英雄的名字

  早已响彻祖国大地,

  你们的事迹无人不晓。

  你们将成为一座丰碑,

  永载史册,永放光芒。

  大国重器

  60年来,

  “大国重器”密集列装,

  上天下海的国之重器,

  见证自立自强的中国。

  1966年10月27日,

  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如今

  人民陆军进入“合成时代”

  人民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

  人民空军进入“20时代”

  ……

  今日强军,如您所愿!

  向先辈的奋斗致敬,

  向奋进的中国致敬!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6日,今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正式公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国庆节氛围,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长安街沿线将布置10组立体花坛。
17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
17
确认此前在青海省玛多县发现的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 杜笑微 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
16
9月15日是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个口岸迎来新政实施后首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16
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15
在14日进行的2025年女子曲棍球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曲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连扳四球,以4:1再次击败印度队,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易边再战,中国女曲利用印度队短角球进攻未果的机会打出快速反击,李红一路带球来到弧顶,面对门将封堵冷静射门得分,中国女曲2:1反超。
15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