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青岛市城阳区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近日,在青岛金圃广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机器有序运转,平均每0.6秒就能制成一个小巧精致的齿间刷,从刷头制作到产品成型,每一步都有红外高速相机360°拍照检测。“此前,我们一直是人工检测,使用视觉识别系统后,成品不良率从5%降到了1%,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公司董事长祁禹娜表示,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开端。企业自2023年开始研发MES系统,打造数字孪生工厂。
这是青岛市城阳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近年来,城阳区通过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机制以及培育转型实践典范等举措,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城阳区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29个,建成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各项数据均居青岛市前列。2024年,城阳区被认定为山东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区及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区。
筑牢底座
“数据中心、云计算、5G、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和技术,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只有夯实算力网络底座,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城阳区工信局副局长李惠娟说,为了筑牢数字底座,城阳区扎实推进“5G+工业互联网”赋能行动,统筹运营商资源和力量。目前,城阳区已累计开通5G基站5600个,实现全区5G网络深度覆盖。建成机柜1.4万个,汇聚了中车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青岛)数据中心等大数据资源。
“依托这些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仓库以及能力平台,城阳区正致力于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工业经济大脑’,以加速区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水平。”李惠娟说,今年7月,城阳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入选了山东省2024年度“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名单。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典型的链主企业引领式产业集群,以链主企业为核心,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在特定区域内集聚,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通过利用中车集团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优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脑’将从产业管理、企业管理、资本运作、采购供应链、智能制造、研发创新等多个维度入手,助力集群内企业革新研发模式、优化生产流程,最终绘制出一幅脉络清晰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图谱。”李惠娟说。
此外,为进一步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城阳区还积极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探索标识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效率、管理水平等。目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未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分别建成机械、综合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链接17家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信息共享。
从事示波仪、频谱仪等检验检测设备研发生产的青岛仲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接入青岛未来网络创新工业互联网综合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企业之一。仲誉电子公司技术负责人高方研介绍:“这个平台就像可以连接多台共享信息电脑的路由器,通过接入平台,我们的设备信息和检测数据能够上传并实现共享。”
高方研解释说:“相较于企业自建平台,综合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信息共享的广度——它汇集了来自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信息,而不仅限于单一企业的内部数据。”这样不仅促进了企业内部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流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打破了企业间的“信息孤岛”。
创新服务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跨越数字鸿沟。“我们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小型企业存在‘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痛点。”李惠娟表示,为了破解这个普遍难题,城阳区联合数字服务商共建了8个街道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打造了海克斯康、印工社等7个市级以上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为有转型需求的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咨询、转型生态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创新创业支持等服务。
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流亭街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重点服务企业之一。大牧人是一家畜牧机械生产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制造肉鸡、蛋鸡、肉猪等全套自动化养殖设备。为满足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大牧人自主研发了物联网养殖场,通过大数据收集,为养殖者提供基于算法的智能化养殖解决方案。
“在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过程中,必须要管控好信息安全问题,但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是很专业。”大牧人信息部总监王立萍说,“对此,流亭街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帮我们引入了信息安全专家入企诊断,邀请数字服务商海克斯康进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提出诊断建议。”据了解,2024年以来,城阳区各街道数字化转型工作站已累计完成入企赋能357家次。
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能为企业破解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印工社作为印刷行业的互联网科技服务商,主要为印刷买家、印刷企业、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提供印刷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经过5年的发展,印工社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已覆盖20个地区,助力近20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青岛兴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过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人工印前校色,以确保色彩质量一致性,但印刷效率受到很大影响。“之前我们都是凭主观经验进行色彩控制,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而印工社开发出的软硬件相结合的印刷色彩质量评测系统,帮我们精准解决了色彩稳定性、一致性问题。”兴达公司董事长周磊表示,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印刷密度、色度、网点扩大等数据,确保印刷质量处于最佳状态。“应用印工社这套系统后,我们的生产效率获得了大幅提升,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超30%。”周磊说。
数字转型
转型试点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试验田”,转型标杆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示范田”。“城阳区高度重视典型培育工作,建立了持续培育机制,通过创建一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转型标杆,发挥示范突破、辐射带动作用。”李惠娟告诉记者,城阳区出台了支持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鼓励软件产业加快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
据统计,城阳区目前已累计认定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129个,位居青岛市前列。2024年,共有122家工业企业列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争取试点专项资金2625万元,数量居青岛市第一位。
青岛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获评2022年市级智能(互联)工厂和2023年省级智能工厂的企业之一。双鲸药业从2021年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制造实施等转型升级工作,现已建成先进的制剂生产车间、药品生产在线检测系统及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工厂全流程数据实时互联和智能制造。“自智能工厂投用后,我们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生产效率提升了35.41%,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了19.11%,这一系列成就巩固了我们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晓健说。
青岛中青林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混凝土机械设备研发、销售、制造和服务的企业,自2020年起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当时,机械制造行业正处于发展周期的低谷阶段。在观看了一场海尔卡奥斯生态平台的报告会后,我们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中青林集团总经理刘德伟说。
中青林集团先通过精益管理对整个系统进行“瘦身”,将作业流程标准化、精益化。再通过定制开发制造运营管理系统(MOM),实现业务流程的线上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改变使得中青林集团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超30%,交货周期从20天缩短至7天,紧急插单交货期缩短至3天,为区域内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典型示范。谈及成功经验时,刘德伟说:“关键是要结合行业属性和企业自身特点,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和路线图,才能有效推进数字化进程。”
“下一步,城阳区将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更多中小企业愿转、敢转、会转、转得好、转出成效。”李惠娟说。(刘 成)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