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饮食消费模式最可持续

2024-10-11 20:40来源: 环球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据印度《商业旗帜报》10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当天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印度的饮食消费模式是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当中最可持续的。如果其他国家效仿,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将大大减少。

报告还称,在该报告考察的19个国家以及欧盟28国当中,印度在可持续饮食消费模式方面被评为排名最高,其次是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澳大利亚和美国排在倒数三名,被评为最不可持续。

报告警告称,如果全球人口在2050年前都采用如今主要经济体的饮食消费模式,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出把气温上升限制在1.5℃以内的排放量目标,超出的比例为263%,而带来的资源需求增加,可能需要1到7个地球才能维持全人类消费。

报告进一步建议,如果其他国家效仿印度目前的饮食消费模式,到2050年,仅需不到一个地球(0.84)就能满足人类的食品需求。这意味着,效仿印度模式虽然会导致略微超出食品相关的气候排放量的1.5℃临界阈值,但仍是最接近的。报告还称赞了印度政府推广种植小米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

相反,如果全球人口都采用阿根廷的饮食消费模式,则需要多达7.4个地球才能满足需求。在排名上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6.8个地球)、美国(5.5个地球)、巴西(5.2个地球)、法国(5个地球)、意大利(4.6个地球)、加拿大(4.5个地球)和英国(3.9个地球)。在可持续性最好的国家当中,印度尼西亚(0.9个地球)紧随印度(0.84个地球)之后,优于中国(1.7个地球)、日本(1.8个地球)和沙特阿拉伯(2个地球)。

报告强调,采用更可持续的饮食消费模式,可以大幅减少食品生产占用的土地,尤其是节省出的畜牧业土地,可用于自然环境修复和减碳。此外,报告还强调推广蛋白质食物来源健康替代物的重要性,例如豆类、谷物等植物性的肉类蛋白替代品,以及富含营养的藻类。

另一方面,根据欧洲非政府组织“救济世界饥饿组织”和“关注世界”联合此前发布的报告,在2023年“全球饥饿指数”排名中,印度得分28.7,属于“重度饥饿”范畴,在报告列举的12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111名。报告数据显示,印度有16.6%的人口营养不良,35.5%的儿童发育迟缓,儿童消瘦率达18.7%。(孔尔军)

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饮食消费模式最可持续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