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以为
鼻炎,跟感冒大同小异,
只是鼻塞、流鼻涕?
实则不然!
据媒体近日报道,一女子有七八年的鼻炎病史,每次出现鼻塞、打喷嚏,都认为自己鼻炎发作了,吃一段时间中药就能有所好转,结果这次鼻炎症状用药后也不见好转,还出现了口臭,到医院看诊后确诊鼻咽癌,且属中晚期。
这不是危言耸听!黄种人容易患鼻咽癌,鼻咽癌的病灶位于鼻腔深处,即人体头部的正中位置,初期症状易被患者误认为鼻炎,常常被忽视。
鼻咽癌和鼻炎傻傻分不清,一图教你快速区分!
那么问题来了,鼻炎反复发作,会发展成鼻咽癌吗?
鼻咽癌的发生主要与EB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和血液传播)、遗传(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环境(食物和饮用水中镍含量较高的地区)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喜食腌制类食物)等因素有关。
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鼻炎会导致鼻咽癌的发生。
—01—
潜伏的威胁
前期无症状,后期难治疗
在疾病的世界里,鼻咽癌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潜伏者”。鼻咽癌前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人们很难察觉到这个隐匿的危险。等到症状逐渐明显,才惊觉已然发展到了严重地步,而此时治疗的难度也陡然增加……
不要以为鼻咽癌离你我很远!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鼻咽癌病例超过13万,而死亡人数高达8万,高致死率令人胆战心惊!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临床统计,全球近50%的鼻咽癌患者都在中国,而中国的鼻咽癌患者六成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地区也是高发区。
鼻咽癌的易发部位是咽隐窝区,位于咽鼓管咽口的后部和上部,这个位置比较隐蔽,只有通过鼻内窥镜才能看到细节。如何在这方寸之地“舞刀弄枪”,击退癌细胞,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
—02—
药方到科技
鼻咽癌治疗的突破与挑战
人类与鼻咽癌的抗争由来已久,其治疗历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目,从古代的草药方到现代的高科技抗癌武器,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和突破。
在遥远的古代,鼻咽癌属于中医疑难杂症的范畴,中医典籍将其称之为“上石疽”。中医从宏观入手认为,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工作压力等会使情志不舒,致使人体虚损,抗病能力减弱,从而导致鼻咽癌的发病。
草药
疗法
针对这一病症,古代的医者们手中所掌握的主要武器便是各种草药以及民间流传的偏方。
局限
然而,这些疗法只是安慰剂,除了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外,对病情的改善并无实际作用。
放疗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滚动至 20 世纪初,放射治疗的横空出世,为抗击鼻咽癌增添了利器,医生们开始将射线精准地瞄准鼻咽部肿瘤。
早期鼻咽癌可以选择放射治疗,对于一部分幸运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确实如同救命稻草一般,成功地延长了他们的生命。
局限
放疗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攻击鼻咽部肿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周围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出现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
在放射治疗崭露头角之后,化疗又锦上添花,迅速成为治疗鼻咽癌的常规武器。
化疗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就像一场全面的战争,试图将癌细胞一网打尽。
局限
然而,化疗的副作用却让不少患者苦不堪言。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如同恶魔的诅咒,纠缠着饱受鼻咽癌之苦的患者们。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鼻咽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靶向
+
免疫
有了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这两件新武器,医生们治疗鼻咽癌就仿佛如虎添翼,精准狙击癌细胞,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然而,正如硬币总有正反两面,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局限
靶向治疗适用于那些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受众群体相对较小。免疫疗法会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价格高昂的问题,显著增加了患者群体的经济负担。
—03—
精准除病灶
颅底手术迎来革命性进展
在鼻咽癌治疗过程中,对于晚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而言,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不仅技术难度极高,且伴随极大的风险。
鼻咽癌手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精准定位并切除病灶,同时避免损伤周围健康的组织与重要神经。这是一场时间与精度的双重考验。
转眼来到当下,鼻咽癌治疗又取得了最新进展。历经几十年的临床与研究经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颅底外科主任蒋卫红首创了“以基板为核心,以引流通道为指引”的精准鼻窦外科理论,这一理论实现了鼻窦外科手术的重要进展。
面对极其复杂的鼻咽癌手术,蒋卫红医生耗时20年,通过对超10万张照片、上千小时影像资料的苦心钻研,不仅精通了涉及到鼻咽癌治疗的特定区域的解剖结构,还掌握整个颅底周围的复杂脉络,精湛的医术为广大鼻咽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总台央视记者带你走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走近这位医生里的“摄影师”,揭秘鼻咽癌治疗的最新突破。
敬请期待,直播大幕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