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蹄声远去,汉藏情深

2024-10-04 09:35来源: 中国交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故事的起点,是繁华的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穿过秦陇河湟,登上赤岭(今日月山),翻越紫山(今巴颜喀拉山),渡过牦牛河(今通天河),至藏北那曲,终至吐蕃的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身着华服,带着丰厚的嫁妆和满满的期望,远嫁松赞干布,这条她所走的道路,后世称之为唐蕃古道。

  和平友谊之路

  甥舅重亲地 君臣厚义乡

  唐蕃古道,是1300多年前唐王朝与吐蕃王朝频繁来往的一条古道,起于陕西西安,终于西藏拉萨,跨越了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是唐代以来中原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的重要通道。古道上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如同一位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唐蕃古道:蹄声远去,汉藏情深

  唐蕃古道界碑。

  “正月十五这一天,文成公主答应来吐蕃。莲花大坝不用怕,有百匹善走骏马来接你;高山绵延不用怕,有百头力大牦牛来接你;大河条条不用怕,有百只黑色皮船来接你……”这首《迎公主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喜爱之情。

  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手段,公主和亲政策对唐蕃和平交往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有效促进了双方友好关系。成为“舅甥”之国,减少了战争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使两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唐蕃古道也因此进入兴盛期。隋代的光化公主,唐代的弘化公主、金城公主都在这条路上留下过足迹。

唐蕃古道:蹄声远去,汉藏情深

  《步辇图》描述了唐朝太宗皇帝接见前往长安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故宫博物院 藏

  823年,长庆会盟竖立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以汉藏双语重申唐蕃之间的舅甥关系,碑文中吐蕃赞普可黎可足自称为甥,其称唐穆宗为舅。藏文部分突出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和亲的事迹,镌刻着“甥舅之好”“社稷如一”的誓词。至今,唐蕃会盟碑仍然矗立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文明交融之路

  花门将军善胡歌 叶河蕃王能汉语

  唐蕃古道的形成与双方使节来往不断有着密切关系。据藏汉文史籍所载,唐蕃双方互派使节来往的次数都是空前的。据谭立人、周原孙《唐蕃交聘表》统计,从634年吐蕃使者首次来唐到842年吐蕃王朝瓦解,唐蕃之间交往互动200余年、使节交往290余次。

  如今,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一座汉藏结合风格的庙宇紧贴百丈悬崖,满山经幡随风飘动,金光闪闪的屋顶熠熠生辉,这就是文成公主庙,已有1300余年历史。相传文成公主取道青海进藏时,曾在贝纳沟停留一段时间,命工匠在岩崖上雕刻出9尊佛像,并帮助当地藏族人民学会驾牛开荒、耕耘播种、纺纱织毯。

唐蕃古道:蹄声远去,汉藏情深

  日月山,通往西藏大道的咽喉。相传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曾经过此山。

  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进藏途经此地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遂令随从于佛像上盖一殿堂,以防风雨侵蚀,这便是文成公主庙的由来。这座千年古寺见证了汉藏两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唐蕃古道上重要的文化遗存。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代。在唐朝的民族关系链条中,吐蕃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环。唐蕃古道自然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旧唐书·吐蕃传》记载:“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可见当时唐朝服饰和文化已传播至吐蕃,对藏族人民产生极大影响;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四首》中“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描绘了汉族风俗习惯在吐蕃广泛推广的景况;白居易《时世妆》中的“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说明唐代长安妇女流行着一种赭面妆,这种“斜红不晕”的妆容样式正与吐蕃“赭面”中的斜红几乎完全一致。

  除了各类史籍、诗词外,器物也存留着汉藏两族文化交融的印记。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古墓群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再现了唐代打马球的风姿,新疆和田巴拉玛斯遗址出土的奏琵琶浮雕残片上琵琶的3根弦清晰可见,充分反映了中原和西域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

  商业繁荣之路

  金玉绮绣 问遗往来

  2000年5月,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徐家寨村的一座魏晋墓中,出土了8种不同图案的画像砖,其中4种图案为青海省首次发现,“胡人牵驼”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都展示出唐蕃古道上使节、商人奔波的繁荣景象。

  唐蕃古道是一条经贸往来之路,唐朝时期“胡越一家”“爱之如一”的民族思想,开创了唐朝民族贸易新局面。朝贡贸易是这一时期经贸关系中的一大特色,“贡”与“赐”是其中重要内容。这条历史大道被后世称为“黄金桥”,就与朝贡贸易紧密相关。

唐蕃古道:蹄声远去,汉藏情深

  日月山上白牦牛。本文图片除署名外 据本报图片库

  据记载,吐蕃使节多次以黄金向唐朝进贡。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伐高丽,松赞干布派使臣送金鹅道贺。开元四年(716年),金城公主以谢恩的名义向唐玄宗上《谢恩赐锦帛器物表》“谨献金盏、羚羊衫叚、青长毛毯各一”。唐朝也会向吐蕃回赠绢、绫、锦等丝织品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民间贸易是促进唐蕃古道商业繁荣另一重要因素。唐与吐蕃多次在双方交界地带开设互市。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与吐蕃以赤岭为界,并在此互市,赤岭成为唐蕃古道上重要的贸易集市。通过互市贸易,唐朝获得马匹,吐蕃则获得茶叶、粮食。互市贸易在促进唐蕃双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着唐蕃古道的繁荣。

  如今,唐与吐蕃早已消逝于亘远的烟云中,但唐蕃古道这条历史悠久的进藏通道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青藏南北中3条通道中的青藏中线,从青海省玉树市出发沿345国道穿越杂多县境,进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途经那曲市到达拉萨市,这段路几乎与唐蕃古道完全重合。青藏中线的贯通使唐蕃古道重新活跃起来,不仅是入藏新通道,也是连通青川甘3省涉藏地区的大动脉,雪域高原和中原大地的交流与融合将会更加深入、广泛、持久。

  本文由 伍雨婷 综合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06
这是5月3日在埃及新河谷省拍摄的中曼埃及公司奥瓦伊纳特水井项目现场。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
06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06
5月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泰州华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切割作业。“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
05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
05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05
在失重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在飞上太空前的转椅训练中 桂海潮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 冒虚汗、恶心、头晕 不服输的他开始加练 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 就这样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 通过刻苦训练 
0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位列其中。
04
走进浑河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2024年,内蒙古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攻关。
04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