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2024-09-25 09:25来源: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9月18日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获悉,刚刚结束的岚山后稍坡东遗址考古有较重要发现,其中,周代墓葬的大量发现和清理,成为鲁东南沿海地区又一次重要发现。

  遗址跨度很长

  上溯岳石文化

  本次发掘点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后稍坡东,具体位于沈海高速以东、钢铁大道以南、宝岚路以西、后稍坡村以北。2023年,在对当地一钢材物流园项目勘探时发现。2024年5月至9月,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配合该项目进行考古发掘。

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考古现场俯瞰

  在约3600平方米发掘区内,共发掘从岳石文化至周代、汉代、宋元、明清历代遗存遗迹,时间跨度超过3500年。其中,岳石文化遗存尽管少量,却也有不一般的考古意义,证明早在3500年至约4000年前,此处已有先民生存,对研究该地区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的主要为两处灰坑,其中一处因上部被扰乱,开口距地表仅0.35米。椭圆形坑内最大直径3.12米,深0.63米。填土中发现灰褐色粉砂粘土、草木灰、烧土颗粒、陶片等。根据出土陶片及器型特征分析,年代为岳石文化时期。

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岳石文化灰坑遗迹

  发现周代家族墓群

  考古意义重要

  此次岚山后稍坡东遗址中,以西周、东周文化遗存为主,考古意义更加重大。

  据分析,后稍坡东遗址西部早年主要为西周中、晚期的居民生活区,延续到东周时期,村民东移,并修建了环壕聚落。遗址西部的早年居住区此时规划为家族墓地。考古发掘中,共清理东周墓葬142座,因早年平整土地,部分墓葬上部遭破坏。以春秋中晚期墓葬为主,亦有少量战国时期墓葬。

  这些墓葬清一色为长方形土坑竖穴中小型单人墓,分布集中,排列有序,极少有打破关系。墓向多为东西向,少数南北向。使用木质葬具,大多数一棺,极少数一棺一椁。死者统一面向上,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上肢微曲或两上肢相叠放在下腹部。推测受当地酸性土壤影响,人骨和棺木保存均较差,木棺也仅存灰痕了。

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一处比较典型东周墓葬俯瞰

  在考古队完工报告中,未提到有“商代”遗存,不过,这也不算是缺项——据考古队主要队员石岩介绍,考古人员在一些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的腰坑处发现殉狗,而殉葬狗就是周人的特点,推测这处位于莒文化统治区的遗址,早年曾受到殷商文化的影响。而该时期出土器物也具有典型的莒文化特征。

  山东省水下考古中心岚山后稍坡东遗址考古项目领队孟杰介绍,本次周代墓葬大量的发现和清理,在岚山尚属首次,也是鲁东南沿海地区又一次重要发现(2012年东灶子遗址发现60余座同时期墓葬),考古队按墓葬分布、形制和朝向分析,推测为家族墓地,(人骨与浮选土样在检测的路上)对研究该地区莒文化中小型墓葬形制、随葬习俗等提供了翔实而宝贵的资料。

  在挖到的西周360处、东周172处文化遗存中,除墓葬外,还有灶、灰坑、灰沟。其中发现大量陶制器物残件,根据其风格样式亦可作为断代重要依据。

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考古发掘现场

  出土玉器青铜器

  同时实施修复保护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玉器、铜器和石器。岳石和周代文化遗存主要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红褐陶残片为主,多饰有绳纹,少量素面。器型有鬲、豆、罐、盆等碎片;墓葬随葬品丰富,共出土可修复文物约629件,多为鬲、罐、罍;少部分鬲、盂、豆、罐、罍等陶器组合,另有少部分墓葬棺内有玉器、铜随身兵器出土。部分随葬品明显与生产有关,如,石斧、石纺轮以及其他石器。

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出土陶制随葬品

  玉器的出土往往会受到社会更多关注,考古队员石岩认为,此次后稍坡东遗址出土玉器应是随葬品,从造型看是玉玦,属耳饰一类。所用玉质也不是很好,只有两座墓出土。

跨越3500年!日照发现古遗址

  出土玉玦

  历时约5个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引入科学理念,同时进行公众考古活动,他们还与专业机构联手,实施出土文物修复保护。修好的随葬陶瓷器以组合方式出现,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当时社会的认知与了解。

  (照片均由考古队提供)

  转自: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