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上空大量飞鸟集群,正常吗?真相来了

2024-09-23 07:42来源: 合肥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合肥上空大量鸟集群飞行,是不是天有异象啊?”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不少这样的视频,对此,本报记者请教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这是一种正常的椋(liáng)鸟集群自然现象,合肥市民不必恐慌。

  天有异象?

  其实是天气凉了椋鸟在集群

  “天上飞过大量鸟群,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乌泱泱的一大片,会不会是自然灾害的前兆呀?”近日,合肥人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都刷到了类似的视频。

  记者从网络上输入“合肥鸟”等关键字样后,短视频平台立刻就会推送以上相关视频。对此,记者咨询了安徽省鸟类专家。专家判断,视频中拍摄的鸟类其实是椋鸟,初步判断为丝光椋鸟或灰椋鸟。这两种鸟都是合肥的常见鸟种。那么它们为何会大量集群呢?

  其实这是由这种鸟类的习性造成的。原来随着秋季到来,合肥气温逐渐下降,椋鸟刚刚过了繁殖期,它们便会集群过夜,有时丝光椋鸟和灰椋鸟两种鸟类还会混群过夜。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抵御寒冷,还能便于捕食,更重要的是,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更容易对抗随时到来的天敌的攻击。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这样的椋鸟群体也会越集越大。“也就是说,这是椋鸟与生俱来的习性,年年如此,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和任何自然灾害都没有关系。”专家说。

  大树冒烟?

  是摇蚊在婚飞

  无独有偶。近日,在合肥环巢湖大道沿线,也有不少市民拍摄到“大树冒烟”的奇怪现象。从视频上看,大树上方似乎有一缕缕黑色烟雾,像极了“着火冒烟”的样子。

合肥上空大量飞鸟集群,正常吗?真相来了

  相关视频截图

  对此,环巢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解释,这并非黑烟,而是一种摇蚊的“婚飞”现象,俗称摇蚊举行“集体婚礼”,市民们无需恐慌。

  黑色的“浓烟”其实就是摇蚊,它是一种小飞虫,常年以数以亿计的数量在巢湖一带水边生存。摇蚊通常喜欢生活在有湖泊河流的地方,巢湖就成了它们最好的栖息地。大量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呈现烟雾状,喜欢在湖边树上附近盘旋。它的嘴(口针)已退化,不具吸食的功能。它们不但不吸血,还是鸟类重要的食物,更是巢湖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世界摇蚊一共有5000多种,广泛分布在世界许多地区,绝大多数摇蚊幼虫生活在水底的泥沙中。在巢湖也有不同种类的摇蚊。每年3月至11月,在巢湖周边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张梦怡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9月3日,在成都市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现年97岁老兵马友德(左三)和家人一起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卢沟桥的炮火,太行山的硝烟,刘老庄82烈士的呐喊,诗人笔尖的锋芒……80多年前,佟麟阁、左权、李云鹏、臧克家等前辈以热血护家国,留下铮铮誓言与滚烫家书。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直击空中梯队经过北京市上空
03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
03
抗战英雄们挺立的脊梁,化为根植在血脉里的记忆。不愿忘却,是因为珍爱和平。不能忘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如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民族复兴不可逆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14亿多人民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02
1937年9月,一位名叫王者成的中国父亲把这面“死”字旗交给即将上战场的儿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头目板垣征四郎口出狂言,中国不过是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加上国家这一名称而已。
02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扫码翻开这本 还有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焰。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