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2024-09-21 17:56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这里既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又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宝库。该流域水电站的建设,不仅事关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更直接影响着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发展和保护怎样平衡?跟随记者一起走进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拉加镇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也守护着最脆弱的生态。近来一处“新地标”悄然崛起,那是矗立在黄河的峡谷中央的一座宏伟的大坝。8月上旬正值汛期高峰,大坝右岸的溢洪道正有序引导着多余蓄水下泄至下游,河水如瀑布般倾泻,水雾蒸腾间,阳光勾勒出一道绚烂的彩虹。因势利导,水的力量不再形成灾害,而成为造福一方的动力。

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总台央视记者骆魏介绍,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这个大坝坝高为211米,正常蓄水位的海拔高度3275米。水库总库容为16.22亿立方米,相当于113个西湖的水量。

  玛尔挡水电站是目前位于黄河最上游,并且离三江源最近的一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32万千瓦。这处“新地标”肩负着调节黄河主干道水量的关键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骆魏介绍,这个水电站具有季节调节性能,简单的说就是能够按照黄河来水量季节性的变化调节库容,从而保障水电站在全年都能够持续发电。

  雪域高原的冰封天气如何推进施工?

  然而,要在高海拔地区建成这样一座“新地标”实属不易。水电站地处平均海拔3300米的高原地区,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工程人员都要遇到长达6个月的冬季。高寒高海拔对设备和人员来讲都是极限的挑战。那要如何才能保障施工顺利推进呢?

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王恩重说的保暖措施指的是给排水管“穿衣服”,给作业面“烤炉子”等创新方式。这样,原计划的4个月的冬歇期就变成了施工期。经过这样三个冬季的施工后,2023年12月,大坝主体工程终于完工。

  走进水电站地下厂房 揭秘深埋地下的“科幻工厂”

  从外部看,水电站气势恢宏,而真正巧妙的结构却藏在水电站内部。这次,记者就有幸深入水电站内部,用穿越机记录下了玛尔挡水电展震撼的内部构造。这里由30多个洞室群组成,共25层楼高,总面积可容纳32架C919国产大飞机,是中国在建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

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走进玛尔挡水电站地下厂房,犹如走进了一座深埋大山深处的“科幻工厂”。这里正在安装建设的就是水电站的关键部件——发电机组,他就像是水电站的心脏一样,驱动水轮机发电。

  玛尔挡水电站一共设计有四大一小一五台水轮发电机组。2024年4月1日,首台机组正式发电运营,预计在今年12月全部机组将投产发电。到那时,这个“新地标”的年发电量就可以达到73.04亿千瓦时,满足数百万家庭的用电需求。使用水力发电,每年还可节约标准煤约22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816万吨。

  生态与发展并重 守护黄河的绿色梦想

  水电站不仅是一座清洁能源工厂,大坝蓄水所形成的水库还是一台“生态稳压器”。蓄水将增加库区的湿度和降水,形成新的湿地生态系统,能有效稳定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三江源保护区内的各种水生生物、两栖动物和涉水鸟类的生存环境。如何平衡好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建设者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就这样,玛尔挡水电站从规划到运营,每一步都深深刻下了生态保护的烙印。建设者们要考虑的不仅是环境,还有这片土地上奇特的生灵,比如各种珍稀鱼类。他们有着世代传承的洄游路径,不应该因为一座水电站的建设而改变。

  给鱼儿“修电梯” 助力珍稀鱼类的黄河洄游之旅

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给鱼儿修“电梯”,在玛尔挡可不是天方夜谭,这两套升鱼装置就安装在大坝底端,鱼儿们“坐电梯”升上来后会通过遛鱼槽进入分拣室,最后分拣出来的珍稀鱼类都会被专门的运鱼车送到上游的保护区放流,继续它们的亘古未变的黄河洄游之旅。除了升鱼机,大坝旁还专门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能有效补偿黄河流域珍稀鱼种数量,保持黄河流域水生生物的平衡。 目前,这里共培育有5种珍稀鱼种,经过人工孵化和育种后再放流回归自然,年放流规模已达到55万尾。

  绿电发展续写青海“绿水青山”的生态故事

  黄河流域青海段干流占黄河总长不到三分之一,但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却几乎占到了全流域的一半,是中国水能资源的宝库。黄河上游已建和在建的14座电站为青海以及周边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能源保障。

玛尔挡水电站:绿电引擎绘就黄河生态发展新篇章

  经过水电人们多年不懈的努力,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建设在技术、设备、管理和生态保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全面进步,在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生态故事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