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非常小
只有1mm左右
不用放大镜看不见它
是名副其实的小不点
它就是恙虫
57岁的陈大伯(化名)是一名护林员,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巡逻,身体素质也是高于大部分同龄人的。不过,陈大伯说山林里情况复杂、虫子多,尤其是毒虫,所以他上山前都会做好防护,戴好帽子、穿着长袖长裤。
这天,他还像往常一样,戴好装备上山巡逻,一路上也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然而,陈大爷全身上下唯独裸露的脖子,竟成为了毒虫攻击的目标……
下山不久后,陈大伯妻子第一个发现了他脖子上的小黑虫,由于山里的虫子十分常见,妻子随手就将脖子上的小虫子拔掉了。结果没过多久,陈大伯身体出现了发热,最高烧到了40.6摄氏度。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他吃了些退烧药,温度很快就降了下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然而过去10多天后,陈大伯再次经历发烧,这次足足高烧三天,并且身上开始起了皮疹,陈大伯和妻子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蒋小仙接诊时详细询问了病史,一听到陈大伯在山上工作,立刻警觉起了“虫咬”。陈大伯一下回想到了那天脖子上的虫子,难道发烧跟那次虫咬有关?
陈大伯脖子上的焦痂
焦痂:恙虫病最重要的特征
蒋医生说道,如果被恙螨幼虫叮咬,皮肤会先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发生组织坏死、渗出,结成相对较圆的褐色或黑色的痂,称为焦痂。此时,蒋医生注意到了陈大伯的脖子上一个明显的特征“焦痂”,这是确诊为恙虫病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别看恙虫个头小,危害可一点不比蜱虫少。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鼠类是最重要的储存宿主。恙虫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极易误诊和漏诊,未经治疗的病例病死率可高达30%~70%。好在,医生发现及时,陈大伯经过对症的治疗,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确认恙虫叮咬后,切忌不可强行拔掉
蒋医生表示,发现被恙虫叮咬后,不能像陈大伯妻子这样强行拉下恙虫虫体,恙虫头部易断且残留叮咬处皮肤内,恙虫的毒素仍然可以通过残留的昆虫头部输入体内,这也加速了恙虫病的发作。
可以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剂消毒叮咬处皮肤,用无菌针头刺破皮肤挤出残留毒液,再次消毒。同时及时就医,按医嘱行抗感染治疗。
野外活动,需做好恙虫病的预防!
蒋医生提醒大家,目前没有羌虫病的疫苗,关键是避免恙螨幼虫叮咬。恙虫病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在野外工作应扎紧衣袖和裤腿口,同时衣物和皮肤上涂抹驱虫剂和除螨剂。发现身上有恙螨幼虫叮咬的痕迹时,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此外,定期清理和消毒可能成为传染源的动物栖息地和粪便堆积处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西湖之声 急诊室爆米花 应珰
通讯员 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