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分手见人品
相爱一场,分手应该体面
一男子却因不想分手
竟曝光前女友私密照片
以此要挟挽回感情
结果...
“前男友把我的私密照片发给我的亲友,我没脸见人了……”9月10日上午,东营公安分局接到王女士报警,称“前男友把我手机抢走了,还把我手机里的私密照片发给我的家人。”为保护王女士隐私,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办案民警快速将嫌疑人牛某传唤到案。
经调查,王女士与前男友牛某因感情不和分手。牛某心生后悔,多次找王女士寻求复合被拒绝。9月10日下午,失去理智的牛某找到王女士,抢夺其手机,并用其手机给多人发送王女士的私密照片。经审讯,牛某对其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东营公安分局依法给予牛某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其向当事人道歉。
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当我们遭受了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固定证据,收集谣言内容的相关录音、录屏、微信记录、朋友圈截图等证据;如果是网络谣言,可对造谣者的昵称/ID、视频播放量、转发量、点赞量、自己社会评价降低、工作受影响等等进行截图或录屏;如果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可提供就医记录、医生诊断证明。有条件可以用公证软件或者到公证处,对证据进行公证。
消除影响,可立即联系相关平台,向平台投诉,要求删除或屏蔽相关内容。
及时报警,若情况严重,应迅速联系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保存的证据材料,要求警方介入调查处理。
寻求法律救济,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
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
实施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1)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2)组织“水军”、“打手”或者其他人员实施的;(3)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的;(4)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的;(5)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的。
警方提醒
在亲密关系中
要注意保护自身隐私
恋人之间处理感情、纠纷亦要守法
不应通过泄露对方隐私
贬损人格等方式进行发泄或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