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条民资控股高铁开通,传递什么重要信号?

2024-09-12 16:41来源: 人民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在温州发生的两件新闻,传递出民营经济重要信号。

  一是9月6日,民资控股建设的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处于浙江最南端的温州正式融入浙江省域“1小时交通圈”。

  二是同日,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创新之城,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温州,素有我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模式”到创建全国首个“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一直是观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扇重要窗口。

  此次民资控股的杭温高铁开通和浙江再次定位温州,对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少带来三个层面的鼓励信号。

  一是向改革要活力。

  此次通车的杭温高铁是我国第二条民资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也是全国首个国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项目。

  据悉,该项目一期义乌至温州段由温州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以51%占比出资控股建设,其余股份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沿线地方政府分别出资。

  合作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模式运作,合作期为34年,包括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运营期间,政府将让渡全部收益;运营期满后,项目再移交给政府。这样,民营企业就有了较长的经营周期来回收投资。为避免民企独自承担“成长的风险”,运营期间,政府将与社会资本方风险共担,护航民企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事实上,“民资入铁” 改革可以回溯至2015年。当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向社会资本开放铁路所有权和经营权。次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作为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城际铁路已于2022年1月开通。

  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山东省济南市组织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集中推介了交通、能源、水利等八个重点领域400个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

  可以得见,随着改革部署的扎实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切实转化为促进民间投资、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的强劲动力。民营企业也在其中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信心和投资动力。

  二是坚持以开放求发展。

  杭温高铁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长三角南大门”温州与区域内其他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更是将浙南区域丰富活跃的民企、民资和企业家深度纳入长三角核心发展圈。

  而若将眼光放至全国,杭温高铁更是有着“一子落而全局活”野心。

  从区位上看,温州既是“长三角南大门”,也是连接长三角和粤闽浙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枢纽。这条集路网、城际、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黄金路线,将支撑温州打造北上长三角、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浙江省委常委会议在为温州提出“第三极”目标的同时亦专门强调了这一区位优势。会议强调,着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坚定不移走好开放路,整体谋划和推进浙南区域一体化发展。

  此外,会议还鼓励推动温商再出发再跃升,引导促进温商高质量回归、高端化回归、前沿化回归、引领性回归,加快打造“世界的温州”。

  事实上,温州的民营经济资源不仅活跃在本土,更遍布世界。截至2023年,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的温州人达175万,还有近7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温州与沪、杭等核心都市圈的进一步拉近,无疑将引导更多产业资源与人才资源实现高效流动和配置互补,加快吸引温商回归投资创业和国际产业合作,持续放大温商遍布全球、联通全球的独特优势,更好将“在外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本土经济”,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发力点。

  三是鼓励发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浙南地区受制于当时的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状况,“向上生长”的挑战颇多。凭借着“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的耐心、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温州人从挑着鞋子、锁芯走街串巷,到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四海为家,闯荡天下。“四千精神”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文传承,也是温州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寄托。

  从全省经济总量“第三城”到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新发展阶段更需要这种“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

  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提出,弘扬“四千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勇立潮头、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努力营造大开大合的都市文化,着力激发“三支队伍”干事创业激情。

  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优秀的企业家发挥创造性主动性,发现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实现新组合,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快集聚。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有着民营经济风向标之称的温州传来的“新故事”,让人再次真切感受到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与决心。放眼全国,新挑战中新机遇持续涌现,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民网财经 综合人民网-浙江频道、浙江宣传、温州发布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2025“汉语桥”天津师范大学“上合之约”学生中文交流营在天津古文化街举行探访活动,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国家的100名青年学子走进古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5
在内蒙古广阔的版图上,镶嵌着一颗玲珑的明珠——阿尔山。它让每位到访的旅人,都能于细微处触摸自然的宏大与生命的奇妙,在慢节奏中体味宁静与安然。它让每位到访的旅人,都能于细微处触摸自然的宏大与生命的奇妙,在慢节奏中体味宁静与安然。
15
华灯初上,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海河岸边,一辆满载欢声笑语的双层“相声巴士”往来穿梭于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摩天轮等地标景点间,为游人带来全新的夜游体验。华灯初上,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海河岸边,一辆满载欢声笑语的双层“相声巴士”往来穿梭于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摩天轮等地标景点间,为游人带来全新的夜游体验。
15
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14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据了解,这4艘拖轮组成了目前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拖轮船队,将主要用于在天津港水域协助各类船舶进出港和靠离码头作业。
14
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
14
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位于北京的一个现代化商业温室中进行番茄自动杂交授粉操作(2024年11月29日摄)。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13
8月12日,果农在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软枣猕猴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12日,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六百户村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采摘苦瓜。
13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13
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