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四川
一系列面向教师群体的利好政策
陆续出台
减负担、保待遇、加关爱
今天是全国第40个教师节
小布梳理了四川这些
针对教师的专属政策请查收
减负担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今年上半年,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通知》,各地积极作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老师“减负”。
清理违规抽调借用教师行为
成都市出台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减负八条措施,做深做实精文减会减法,集中清理违规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完善抽调借用教师审批备案制度;严格控制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师的会议规模和频次,原则上每月不超过4次。
不得利用非上班时间开会
眉山市多措并举破解中小学教师负担难题,明确规定未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向中小学校和教师布置各类报表、信息采集、资料报送工作。鼓励中小学校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通过分岗位设置上下班时间、分日期设置上下班时间,设置“弹性假”“双减假”等形式,综合实施多元弹性工作模式。除紧急情况外,原则上不得利用非上班时间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有效保障教师休息。
不得随意安排教师周末值班
四川天府新区推出《四川天府新区为学校减负十条措施》,其中规定,工作日期间,允许和鼓励教师弹性上下班,以供教师做好备课、家访等工作,不得随意安排周末或工作日晚上的培训、教研。寒暑假集中培训、教研等原则上不超过两周。周末原则上不得安排一线教师参加工作值班,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应精简值班人员,尽量不安排家在外地教师值班。不得在面向教师的工作群里发布红头文件和随意安排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不得在面向家长的班级群里要求家长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打卡接龙、投票点赞、转发信息。
巴中市出台《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九条措施》,明确不得随意安排工作日晚上或周末开展教研、培训。寒暑假集中培训、教研等原则上不超过2周。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应精简值班人员,原则上不得安排一线教师参加值班值守。
不得强制下载无关APP
德阳市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出“不得单独行文向学校和中小学教师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不得强制要求学校及中小学教师下载与教育教学无关、与自身工作业务无关的APP”“不得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报表统计工作摊派至学校及中小学教师”等“七个不得”。
保待遇
按时足额发放特岗教师工资
四川省教育厅发布2024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简章,规定特岗教师聘期三年,期间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三年服务期满后、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且自愿留任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再实行试用期。
美育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完善美育教师绩效工资、考核评价机制和职称评聘标准,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确保美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合理分配绩效工资
成都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双减”加强教师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明确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与课后服务表现优秀的教师,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
加关爱
每年安排一次健康体检
成都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双减”加强教师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推进每年应为教师安排一次健康体检,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鼓励区(市)县因地制宜安排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进行疗养,重点向符合条件的班主任和乡村教师倾斜。
切实关心教师生活和心理健康
巴中市出台《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九条措施》,要求健全教师定期体检、心理疏导制度,建立教师就医绿色通道,关心关爱患病教师,办好学校食堂,用好教职工周转房,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转自 四川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