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吉祥物,是它!

2024-09-05 10:53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城市吉祥物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近日,珠海在国内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将中华白海豚这一物种确立为城市吉祥物,体现了该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珠海城市吉祥物,是它!

  资料图/新华社

  中华白海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也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豚类。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中华白海豚约6000头,其中珠江口水域数量最多,超过2000头。珠海海域是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的“主战场”。

  “中华白海豚所包含的海洋元素、生态习性、特点形象与珠海市的海洋城市特质、绿美珠海生态、温馨浪漫氛围、青春活力形象等城市特征相匹配。”珠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雍灵在4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中表示,通过立法确定中华白海豚为珠海城市吉祥物,可以增强公众对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据了解,《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中华白海豚为城市吉祥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由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4年8月30日通过,自2024年8月30日起施行。《决定》明确了立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人民群众对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共同保护珍贵、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凝聚城市文化共识,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珠海城市吉祥物,是它!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杨雪薇 摄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名表示,该局将设计城市吉祥物的视觉化形象,并做好该形象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视觉化形象将体现中华白海豚文化内涵,展示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属于珠海的独特IP。同时鼓励珠海市民和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为了推广城市吉祥物免费使用,但使用时不得擅自更改,也不得以污损、褪色、有碍观瞻的载体或不规范比例、色彩展示。

  关于中华白海豚目前在珠海的保育现状,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跃朋指出,该局将全力支持中华白海豚保育基地二期建设,加强对其的监测和保护,以及加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加强监督执法,加大对外的科普宣传,达到全民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效果。

  文字 | 杨雪薇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