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里泡枸杞”
是不少人的“养生小习惯”。
然而,
在一些黑心商家手里,
红彤彤的枸杞,
却是“含硫”超标的产物。
今天,
话题#毒枸杞#
冲上微博热搜高位
枸杞商户违规添加
焦亚硫酸钠
据央视新闻报道,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产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地政府为促进地方特色枸杞产业发展而发布的《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里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
然而,记者却发现,这里的枸杞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
商户们都知道过度添加这种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但为了使自己的枸杞有更好的卖相,能卖个好价钱,商户们尽管深知禁令却都不约而同地添加这种化学制剂。
“露水重了,枸杞颜色发暗,没人收购,种那么多枸杞就白种了。”
还有商户告诉记者,第一年没放焦亚硫酸钠,那年便少卖了2万多元,“第二年不管了,人家都放,我还不放吗?”
他们还告诉记者,头茬和二茬枸杞不用使用太多焦亚硫酸钠,加多了显得假;三茬枸杞成熟时,天气转凉,需要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才能保证枸杞外观艳丽。
工业硫磺熏得记者
呼吸困难、泪流满面
在枸杞的重点产区里,甘肃省靖远县也是一个很知名的地方。
记者来到靖远县,这里的枸杞种植面积大约有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为了保证枸杞的“品质”,多卖钱,有些收购枸杞的商户们会给枸杞“熏硫磺”。
有商户告诉记者,新鲜的枸杞摘下来之后,要先用“亚钠”碱水洗过一遍,这样晒出来的果子才会鲜亮好看。但是一下雨,即使是用“亚钠”洗过的枸杞,外观也很难保证了。这时,就只能用杀手锏——“熏硫磺”。
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选用的是工业硫磺。工业硫磺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有毒,且含有大量砷,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他们一般都是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白天晾晒。
这样的行为在当地并不少见,使用的工业硫磺甚至就明目张胆地摆放在农户的院子里,夜晚的街道上也被搭上了熏制棚。
记者夜探村子里的熏制棚,仅是掀开一角,强烈的异味便扑鼻而来,记者瞬间泪流满面、呼吸困难。夜幕下多处可见的熏制棚,已经成了村庄一景,熏制收购上来的枸杞,似乎也成了枸杞丰收季各路商户的一种习惯。
工业硫磺熏制的枸杞
销往哪里
这些用工业硫磺熏制的枸杞,究竟卖到了哪里?记者走访当地市场发现,商户们表示,这些硫磺枸杞有的进了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
记者随后将在靖远县购买到的枸杞样本,送到了宁夏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质量检测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记者送检的11个枸杞样本,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检验得出:所检二氧化硫项目不符合《DBS64/64001-2022》规定,根据每公斤小于等于100毫克的判定限值,判定结果全部不合格。
对于涉嫌违法使用工业硫磺熏制食品的加工户,一经查实,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官方通报:
成立联合调查组,依法严惩
9月2日,甘肃省靖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媒体反映该县枸杞生产加工存在违规违法问题的情况通报。
通报称靖远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于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枸杞生产加工销售问题专项排查,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全社会公布。全文如下:
综合 | 央视财经、人民日报、“靖远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