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观察:如何在“破蒙”仪式中传承传统文化?

2024-09-01 20:02来源: 中国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杭州9月1日电(林波)在慈城孔庙举办传统开学礼,将其作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一节课程;在王阳明故居,回荡着学童们诵读“经典传家训”的琅琅书声……近日,浙江多地小学纷纷进入“开学模式”,通过举办别开生面的开学礼活动,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教育的新鲜活力融为一体。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的仪式称谓,俗称“破蒙”,是古代读书人人生四大礼之一。

这一仪式起源于春秋孔子时代,对每个读书人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开笔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承载着师长对学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望。

如何在“破蒙”仪式中传承传统文化?

位于宁波的“千年古县城”慈城,拥有7000年的文明史,2500年的建城史,2200年的建县史,1200年的县城史,人文底蕴深厚。在当地老师带领下,来自慈城中城小学的160余名一年级新生参观了慈城孔庙,跟读《三字经》、练写人生第一笔的“人”字,在“开笔礼”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当日,孩子们从校园出发,走进了慈城孔庙大成殿,庄重地向孔子像鞠躬。随后,老师用朱砂为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意为开启智慧,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开笔礼是我们见证孩子入学的一个重要时刻,已经延续十多年。”据慈城中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扬威介绍,中城小学历来重视礼仪教育,基于百年中城的深厚底蕴以及慈城“千年古县城”的文化内涵,中城小学在整个六年的教育体系中,设置了入学礼、十岁成长礼和毕业礼3个课程内容。

无独有偶,在位于余姚的“王阳明故居”内,小学童们身着汉服,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自正衣冠,并以至诚恭敬的心向王阳明像行“三拜三兴”之礼,表达对圣贤的敬意。

随后,小学童们还通过“朱砂开启读书智”“击鼓鸣志许心愿”“启蒙描红学做人”等环节,体验不一样的开学仪式,完成人生的“首次大礼”。

作为王阳明出生地、成长地、阳明心学思想重要萌发地和传播地,余姚高度重视阳明思想的研究传承,努力发挥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王阳明故居举办‘开笔礼’,不仅能起到弘扬历史名迹的作用,更能传承耕读文明,弘扬传统文化。”余姚市文保所副所长黄懿表示,文明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开笔礼”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学习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从而懂得感恩、尊师孝亲,引导少儿尚贤尊贤的良好风尚。

诚然,开学典礼不仅充满了庄重而温馨的仪式感,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孩子们在迎接新学期的喜悦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完)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