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2024-08-19 09:34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夏季降雨增多,容易引发自然灾害。如今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监测设备帮助人们提前感知灾害,通过预警,能快速响应抢出更多的避险时间。今天为您揭秘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前不久,受持续降雨影响,广西德保县敬德镇暮洞村安装的地质灾害自动监测设备触发了预警,暮洞村的地质监测员随即将情况上报到县自然资源局。经技术人员紧急研判,这个隐患点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大,当即建议敬德镇政府组织受威胁的15户41人撤离。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暮洞村堂洞屯地质监测员 梁荣昌:撤离完了大概10多20分钟左右,泥石流都哇啦哇啦地出来,屯里面的路面都铺满了。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暮洞村那料屯党支部书记 王智:那天幸好有预警撤离得快,所以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这次泥石流造成了9间房屋受损。从当天19:10预警,到19:30泥石流发生,因预警及时,为群众撤离争取到了宝贵的20分钟时间,避免了9户18人可能因灾伤亡。

  技防人防结合 避免地质灾害致人员伤亡

  除了泥石流,滑坡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据自然资源部统计,在各种地质灾害中,因降雨引发的滑坡灾害占了70%左右。从接到预警到灾害发生,时间窗口通常很短。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撤离隐患区的群众,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来看不久前发生在云南的一起案例。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云南芒市西山乡弄丙村地质监测员赵海收到了村里一处滑坡隐患点的灾害预警,他立即在村寨内进行灾害隐患排查。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云南德宏州芒市西山乡弄丙村地质监测员 赵海:我来到这里巡查,就发现了上面有浑水下来。雨相当大,水深到膝盖,全是浑水。当时我又激动又怕人埋在里头,转移不完,一边要接打电话,心又急,当时我都要说不出话了,所以相当激动。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监测员一边敲锣,一边敲门,接到通知的人迅速地去通知下一户,把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当天早上6:20左右,所有的村民都安全撤离,二十分钟后,滑坡发生了。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危险迫在眉睫,怎么能让还在睡梦中的群众迅速撤离?这时候,芒市的“十联户”网格机制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汛情到来之前,弄丙村就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的原则,以十户一组为网格的最小单元,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村里还提前进行了应急撤离演练。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云南德宏州芒市西山乡党委书记 寸待华:我们主要是把“十联户”融合进来。通知到一户以后,其他的就每个人再负责通知下一户,缩短了时间。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因为措施得当,村里17户34名群众全部转移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弄丙村监测预警设备由多个仪器组成,预警喇叭和泥石流沟里安装的泥位计等,组成一个小的自动化预警单元。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云南德宏州芒市西山乡弄丙村地质监测员 赵海:装在我们寨子的这四套设备,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就是,精准预报,给我们时间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泥位计侦测河床高度等变化传输数据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两年,恶劣天气频发,地质灾害防范面临更大挑战。在极端天气下,各类监测预警技术如何快速响应、抢出更多避险时间备受关注。

  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部门专门在一些险情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自动监测预警设备。在百色市德保县暮洞村的一个山坡上面,就装着预警设备泥位计,它可以提前预测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可能。泥位计还连着山坡下面的应急预警喇叭,以便通知村民们及时撤离。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广西自然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站百色分站站长 农又瑜:泥位计专门针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研发的一套设备,它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监测泥石流沟里面是否有淤积堆积的情况,还有侦测河床高度的变化。监测到降雨量比较大,还有一些变形迹象了之后,那些山上的监测设备,就把数据传到咱们这。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广西自然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站工程师 安俊珠:广西全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管理全部3470处的监测站点,还有22000多台的监测设备都全部纳入系统管理。野外的监测设备采集到数据之后,上传到我们后台服务器,一旦这个数据变化超过我们预先设定的预警阈值之后,平台会生成预警信息,提醒群众紧急撤离。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记者:从发现到系统有反应,到预警广播有多长时间?

  广西自然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站工程师 安俊珠:一般是20到30秒。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近几年研发的自动化监测设备,集成度和可靠性越来越高。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灾技术方法室主任 张鸣之:我们现在所有的研发的仪器,再加上不断地迭代升级,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综合监测成本已经降到了10万元这个级别。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目前,自然资源部已经在全国部署了自动化监测设备28万台套,覆盖了5.9万处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科学预警,今年以来已成功预报灾险情68起,避免了216人可能的因灾伤亡。

  “空天地”一体对重大灾害隐患主动防治

  除了通过自动化预警监测设备达到预警目的,近年来,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调查,我国已经构建起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

  从2020年以来,我国通过雷达卫星、光学卫星和航空遥感、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等先进观测手段,完成了对全国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地区407万平方公里,713个县的隐患的识别。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 葛大庆:寻找到疑似的隐患有35890处,目前已经对其中的1.5万处进行了实地的核查,反馈的正确率在50%左右。这里面有4200多处是新增的,过去不掌握的。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卫星和航空遥感的应用,是针对重点目标展开的。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 葛大庆:主要还是聚焦在一些高山峡谷地区,人不能至,地面调查条件复杂的,威胁村庄、集镇重大设施的重大隐患。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甘肃省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896处,位列全国第三。在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技术人员利用在近地轨道上时刻运行的雷达卫星,24小时在线监测全省2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信息中心主任 石鹏卿:我们首先利用雷达卫星获取了地表形变信息。像这一块区域我们可以看到它有明显的变形区域,像紫红色代表它变形明显,黄色代表变形轻微。

  雷达卫星能监测到变形,而高分辨率的光学卫星,则能对隐患点的范围进行确定。“高分一号”2米分辨率的卫星,能判断出大型以及特大型滑坡的轮廓,结合变形信息,就可以确定滑坡的范围。甘肃还实现了重点城市0.8米分辨率光学影像的全覆盖,识别隐患点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在卫星上看到的疑似隐患点,还需要地面的进一步确认。过去地质人员需要跋山涉水,一点点地测量滑坡体,实地监测隐患点。但现在,一架无人机几次起降就可以完成过去好几天的工作。

提前20分钟预警泥石流!地质灾害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 贺鹏:我们通过遥感的手段,在前期做大量的工作,避免我们人员漫山遍野地实地跑,这样的话减轻我们工作的负担,让我们地方的专家能够更聚焦他们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我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端午节将至,各地举行包粽子、做香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喜迎端午佳节。
25
5月24日,在法国南部小城戛纳,中国影片《狂野时代》主创人员踏上闭幕式红毯。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4日晚在法国南部城市戛纳闭幕,中国导演毕赣因执导《狂野时代》获得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25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美丽工坊”是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五家单位实施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据了解,“美丽工坊”已带动超1.24万残障女性灵活居家就业、3359人机构就业。
25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