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女士,“果菌王”后代请查收→

2024-08-18 13:11来源: 中国经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上个月,湖州德清的邓女士,家中苹果长出白色蘑菇。随后,她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该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收到这朵被网友戏称“果菌王”的蘑菇后,科研人员对其展开系列研究。

邓女士,“果菌王”后代请查收→

  苹果上的白蘑菇。来源:邓女士社交账号

  苹果上长出的菌菇

  实际上是可食用白参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许博士表示,出现在苹果上的菌菇非常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他当时私信了邓女士,希望能够购买这个菌菇样本。

  邓女士对此回应称:“如果这个苹果对研究有帮助,还是让它去到有用的人员手里,也算是做好事了。”最终邓女士没有收钱,直接将苹果上的菌菇样本寄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许博士所在的课题组收到样本后,立即开始了研究工作。许博士介绍,这个苹果上长的蘑菇实际上是裂褶菌科的白参菌。白参菌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一般喜欢长在腐烂的木头上,此前也有过出现在桃子、柿子、椰子壳的例子,但长在苹果上他也是第一次遇见。

  8月16日,该课题组另一位研究人员木立恒表示:“我们之前很少发现长在水果或者蔬菜上面的菌菇,我们也很好奇它为什么能长在水果上面。在收到苹果上的菌菇样本后,最近又有网友给我们寄来了长在大蒜上的白参菌样本。相关的研究还在进行当中。”据介绍,近期苹果上的白参菌样本经过24天培育,诞生了第一批后代,一部分新培育的白参菌已被邮寄给邓女士。

  木立恒表示,课题组成员已经尝过了此次培育出的白参菌,“这次培育出的白参菌没有明显的苹果味,但后续通过多次试验,也许可以栽培出苹果味的白参菌。”

  3斤多白参菌

  越吃越有味道

  8月17日,邓女士表示,16日上午收到从昆明寄来的3斤多白参,成为首批尝鲜人。

邓女士,“果菌王”后代请查收→

  邓女士收到昆明寄来的“果菌王”。来源:邓女士社交账号

  邓女士原本就是烹饪达人,时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做的美食。

  “果菌王2.0”落到“大厨”手中,自然只有一个结局——通通吃掉!

  从昨天中午到今天早上,邓女士用白参连着做了三顿菜。她此前从来没吃过白参,为了能全面了解风味,也不辜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一片心意,用上了烹炸煎煮“十八般武艺”。

  “昨天中午因为要赶着上班,就拿白参炒了蛋,晚上和今天早上又都炖蛋吃了。炖蛋比较好吃,炒蛋口感偏硬。”

  回忆起这几天“果菌王”系列菜谱,邓女士已吃出些“门道”。她表示,平常吃的蘑菇口感一般都是软软的,但白参属于看着软、摸着软,吃起来却更韧一些,味道也比浙江人餐桌上常见的白蘑菇更鲜。

  在邓女士看来,白参味道好坏,做法很关键。目前看来,白参炖蛋最让“美食家”满意。

  邓女士对菜品的探索并不是盲目进行的。下锅前,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向网友们请教了白参的做法,并得到了五湖四海网友,尤其是许多菌子爱好者的回复。

  当初“千里求菇”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博士也支招了。“我们一般喜欢用白参和鸡蛋一起蒸(白参炖蛋),还可以用来炒青椒,炒鸡蛋,炒肉,加点火腿都是非常好吃的。”

  许博士的导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琪介绍了几种烹饪方法:“青椒炒鲜白参菌:将新鲜白参与青椒、蒜、腊肉等食材一起炒制,味道鲜美,口感脆韧。白参蒸肉汤:将瘦肉剁碎后与白参一起蒸煮,肉汤鲜美。”

  “真的很开心!之前家里苹果长蘑菇的时候,摸都不敢去摸,担心是毒蘑菇,没想到现在都吃上了,意外之喜。”说起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果菌王”奇遇,邓女士连连感叹。

  除了自家做菜,她还将此次收到的白参分了一些给亲朋好友尝鲜,目前家里仍有部分剩余。“之后想根据专家和网友们的建议,再试试爆炒、炖汤、白参粥之类的做法。”邓女士笑着说。

  此前赵琪表示,目前“果菌王”还处于驯化阶段,接种在苹果等其他基质上的“果菌王”尚处于生长阶段。

  接下来,团队将通过选基质、设定培养条件等方式,对“果菌王”开展进一步的品种选育。相信通过多轮选育,“果菌王”可以逐渐适应新环境,在产量和口感上,都将有更大提升。

  对于“果菌王”而言,这场“奇遇”才刚刚开始。

  央视网微信综合潮新闻、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崔珍妮]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7月22日,农民在江苏省兴化市垛田街道高家荡村的田间浇水(无人机照片)。当日是大暑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当日是大暑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
23
为解决少年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浙江省杭州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发挥阵地优势,汇集各方资源,推出红色教育、非遗传承、公益课堂、特色研学等系列暑期专题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党群服务中心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22
盛夏时节,各地从商业、旅游、展演等多个领域着手,拓展夜间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持续释放“夜经济”活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盛夏时节,各地从商业、旅游、展演等多个领域着手,拓展夜间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持续释放“夜经济”活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2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