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租车市场混乱
自行改装实现亲子车“一拖二”
晚上八点多,自行车车流如潮,除共享单车和少数私人自行车外,还有一部分颜色不同但款式相似的出租自行车,有些车上还印着“租车”的文字和二维码。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这些出租自行车大多是“亲子车”,车座前或后轮上方设有儿童座椅,也有一些车辆前后各装有一个座椅。
在一处私营旅行社门前,几位带着孩子的游客想要付款租车,旅行社店员介绍,租车费用是两小时50元,押金400元,微信付款。当记者问及是否需要签合同时,店员表示租车不用签合同,会将安全提示微信发给游客。
店员提示,即使车辆本身同时配备了车前座和车后座,也不能“一拖二”,即一位家长一前一后载着两位儿童骑行。
但是距离这家旅行社仅几十米的一家便利超市前,自行车租赁点的车辆情况稍有不同,记者发现,这些自行车上的儿童座椅都是工作人员后加装的。
超市的两位工作人员向游客推销自行车租赁服务,一位工作人员向消费者承诺用车安全,并称在车后载一名儿童的前提下,可以在车前再临时加装一个座位,只要大人车技好,“一拖二”是可行的。
跟拍团队提供多项服务
安全问题难保障
租车市场混乱,而夜骑衍生出的另一门生意——跟拍服务也暗含风险。
在社交媒体平台,多位“跟拍师”发布的跟拍视频吸引关注,引导游客添加微信咨询预约,他们所在的团队多数会同时提供包括租车、跟拍、剪辑等多项服务,有些还会提供假花束、爱心脸贴等道具。
一位负责跟拍服务旅行社业务员告诉记者,摄影师会和游客同步骑车,一边用语言引导游客,一边单手扶把完成视频拍摄。
当记者问起一家套餐内包含用车服务的摄影工作室,万一车辆失控造成家长和儿童受伤如何处理时,对方却换了一套说辞。
摄影工作室店主:我开的是摄影工作室,不是租车店。我们跟拍提供车子但不租车,我们提供的车子只是一个道具而已。
专家:租车、跟拍存在安全隐患
经营者需要有合法资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如果有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有分散注意力、妨碍安全驾驶等行为,交管部门将依法对驾驶人处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除骑行安全隐患之外,多位专家还提示消费者,在租赁时需注意商户资质等问题。自行车租赁尽管不需要特殊的行政许可,但如果开展了经营行为,就需要是合法的经营主体,其营业范围应该包含租赁业务。
今年7月1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奖励、赠送、试用等形式向消费者免费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都应当保证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要求。免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瑕疵,但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且不影响正常使用性能的,经营者也应当在提供商品和服务前如实告知消费者。
专家表示,经营者不能以免费赠送等理由推卸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义务,如果消费者人身受到伤害,经营者同样要按照有关法律来承担相应的赔偿。
转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