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交11号线…根本劝不住!”官方回应→

2024-08-14 15:41来源: 新闻晨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11号线列车上,车厢广播播报的同时,几名乘客却兀自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对广播中的内容置若罔闻。8月13日,记者乘坐多个班次的花桥到迪士尼方向的11号线列车时,每辆车头尾车厢都有乘客自带小板凳,还有不少乘客直接坐在地上。

  上海地铁表示,目前针对地铁小板凳问题主要方式是广播宣传和志愿者人员劝阻。乘客遇到自带小板凳等行为可以通过服务热线,或者向车站工作人员、车站轨道公安反映。

“上海轨交11号线…根本劝不住!”官方回应→

  有人闭目养生,有人在看书,有人拿出电脑办公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在11号线列车花桥到迪士尼方向的列车上,在车厢广播播报的同时,一名女士正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对广播上的内容置若罔闻,而她的不远处则是“请勿使用小板凳”的标语。

  8月13日早高峰期间,记者从登上了多辆从花桥驶向迪士尼的11号线列车时注意到,每辆都有乘客自带小板凳,他们大多坐在车头尾车厢的边边角角,也有一些坐在了车厢之间的连接处。还有不少乘客坐在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上,甚至直接坐在了地上。

  坐在小板凳或者地上,有的乘客在闭目养神,有的乘客带着耳机玩手机,有的乘客坐在地上掏出了电脑工作,甚至还有一些小朋友围坐在一起看书……在拥挤的地铁车厢上,他们占据了两个人甚至更多的空间,却并不容易被注意到。尤其是坐在地上看书的小朋友,很难被发现。

  早高峰之后,虽然车厢内不再那么拥挤,11号线列车依然大多座无虚席,此时坐在地上的乘客便更多了。记者看到,一位男士上车后注意到此时最后一节车厢上还剩一个座位,但或许是不想和其他乘客挤在一起,他扭头蹲坐在了车厢尾部。

  一位携带小板凳的乘客告诉记者,他从花桥出发,工作地点在徐家汇,11号线“常年”没有座位,如果不带小板凳的话身体实在吃不消。

  “如果有人过来让一下就是了。”另一位乘客则表示,在头尾车厢或者车厢连接处,一般下车的乘客较少,空间较大,并不担心被踩到。

  对于常乘坐11号线通勤的乘客来说,看到地铁上的小板凳已经见怪不怪。

  “早高峰这么多人都没地方站,还有人坐地上、坐小板凳上,太自私了。”一位市民说“虽然不违法,但是广播里也一直在讲,这种做法真的不文明。”

  “其实蹲或者坐在地上很危险的,在地上没地方扶,地铁加速或者减速很容易让人向两边倒,而且很容易踩到。”多数乘客反对自带小板凳的行为。

  但是也有乘客表示理解。

  “虽然我不带小板凳,但我能理解,从徐家汇一路站到桃浦新村真的很累很累。”一位市民在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话题上留言道。

  “虽然确实不文明,但是实在站不动了怎么办呢?每天打车上下班、换市区的房子也不现实。”另一位市民说。

  “也许等到嘉闵线开通,这个现象才能缓解。”有市民说。

“上海轨交11号线…根本劝不住!”官方回应→

  上海地铁:发现该行为可向工作人员反映

  地铁车厢内的“板凳族”不是近日才出现的现象,早在2014年就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新闻晨报也长期关注上海地铁自带小板凳现象。

  2019年2月,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地铁首次在地铁车厢广播中播报“车厢里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同时各车站LED显示屏以及车厢内也增添了文字提示。

  2020年,新闻晨报报道,地铁车厢“板凳族”又有出现,奇葩理由竟然是“公共座椅不干净”。同时有乘客建议管理人员在车厢应该多多巡视,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加强人工干预。

  另外,“板凳族”也不是上海独有的。比如去年11月就有媒体报道,外省市部分地铁线路上同样张贴了“请勿使用自带椅凳”的标识,车厢内也出现了相应的广播提示。

  在差不多的时间里,上海地铁的“板凳族”回潮的现象再次引起广泛讨论。据上海地铁介绍,地铁方已多次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提醒,呼吁乘客勿做“板凳族”。去年仅10月共发现“乘客携带小板凳乘车”相关事件76起,且集中发生在11号线、9号线。

  11号线线路长,站点多,成为“板凳族”的重灾区。尤其从花桥出发的列车,很多乘客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却全程没有位置坐,因此只好选择“小板凳”。

  8月13日早上8点多到11点多,记者注意到,即使是非上班高峰期,从花桥出发的列车到了上海赛车场站时就已经座无虚席,也有市民反映很多时候到了安亭就已经坐满。

  而其他方向的列车却要好上不少。当日早高峰,记者从东方体育中心上车,登上往花桥方向的列车,虽然车上已经挤满,但是记者横跨了多个车厢没有看到有人自带板凳或坐在地上。而从嘉定北出发向迪士尼的列车,到了嘉定新城站,甚至桃浦新村都还有剩余位置,同时“板凳族”与“地板族”也很少遇见。

“上海轨交11号线…根本劝不住!”官方回应→

  上海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劝阻乘客在车厢内使用小板凳,主要是因为小板凳影响乘客上下车,阻碍通行。在突发状况时,会堵塞全体乘客安全疏散的通道,影响疏散速度。

  同时, 早晚高峰客流拥挤时段,坐小板凳的乘客被淹没在人群中,极容易被其他乘客误伤。此外,列车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摇晃或遇上紧急制动,坐在小板凳上的乘客极容易因惯性而摔倒,继而发生不必要的受伤。

  目前11号线针对小板凳行为的措施包括:在郊区段车站,早高峰车站加强“请勿在车厢使用小板凳”的广播宣传;在特定时段安排志愿者在小板凳情况较集中的区段进入车厢巡视,对使用小板凳的乘客进行规劝;列车车厢内已经加贴“请勿使用小板凳”的标贴,提示乘客请勿使用小板凳;在小板凳情况较集中的区段增加请勿使用小板凳的自动广播宣传。

  “既然地铁有安检,为什么不直接从源头上禁止小板凳进入车站呢?”有市民提出疑惑。

  上海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小板凳不属于违禁品,携带小板凳的行为尚未列入《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明令禁止的行为。也有现场工作人表示,进站的时候乘客如果拿着小板凳,不一定是用来坐的,所以没法全部禁止。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提到,也有非常多的市民直接坐在了地上,因此禁止携带小板凳并无法解决问题。

  “那为什么不罚款呢?被重罚以后就不敢了。”还有市民提到。

  据了解,目前没有相关法规禁止地铁上使用小板凳。去年10月,有媒体报道地铁方正推进将“板凳族”等不文明行为纳入法规条例中。但是近日记者咨询时得知,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

  上海地铁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果乘客发现车厢内有“板凳族”等不文明行为,可以拨打服务热线64370000,或者直接向车站工作人员、车站轨道公安反映。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崔逸星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