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打造“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

2024-08-06 10:54来源: 中国国防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据外媒报道,法国舰艇装备集团在2024年水下防御技术会议上提出,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水雷威胁,应加快发展无人反水雷技术,全面形成“防区外”反水雷作战能力。事实上,近年来法国海军持续打造“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相关无人反水雷装备的测试与集成初步完成,并开始量产。未来,这些“防区外”反水雷装备将取代法国海军的传统水雷战装备。

法国打造“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

  携带排雷机器人的无人艇。

法国打造“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

  携带拖曳式声呐的无人艇。

法国打造“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

  法国“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的专用水雷战舰效果图。

  跨域无人装备综合集成

  “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是典型的异构跨域无人作战平台的综合集成与智能反水雷设备的组合,其构成主要包括4部分:实施猎/扫水雷的无人水雷战子系统,用于运载、部署无人水雷战子系统的多功能母舰,新一代扫雷潜水员基地舰和水雷作战数据操作系统等。

  无人水雷战子系统作为“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的核心,是实现“防区外”遥控猎/扫雷的关键。该子系统包括2艘用于探测、分类和定位水雷的无人水面艇,长约12米、重约18吨,配备自主导航、障碍物检测和避让声呐等。其中1艘搭载拖曳式合成孔径多视图潜航器,该潜航器装备有低功率合成孔径和水雷探测成像声呐,具备自动目标识别功能,用于探测、分类和定位水雷;另1艘负责运送和回收遥控潜水机器人。遥控潜水机器人可定位、识别和排除水雷,其搭载的多发水雷排除系统,具备1次识别和处理多枚多种水雷功能。

  2架萨博公司开发的斯凯达V-200中程垂直起降无人机,能够从甲板起飞,对无人反水雷行动现场进行实时侦察,同时作为海上反水雷作战体系的指挥系统节点。

  另外还有3艘“剑鱼”自主水下航行器,搭载泰雷兹公司研制的探测、分类和定位水雷装备;数个泰雷兹公司开发的远程便携式作战控制中心,其外观类似配备3个显示屏的大型笔记本电脑,可同时操控海上运行的多组水雷战无人平台。

  以上平台、装备和系统,在岸基指挥通信设备、中继卫星等支持下,通过战术组合,确保法国海军能够在水雷区域外遥控实施猎/扫雷作业。

  多功能水雷战舰支撑

  无人水雷战子系统涉及的无人装备种类多、数量大,相关数据管理、信息交换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装载运行标准高,法国海军现役扫雷舰船均不具备支撑其运行的条件。为此,法国海军又发展了专用水雷战母舰。

  目前,法国海军已确认以比利时和荷兰的联合反水雷系统母舰为基础,研制“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的水雷战母舰。该型舰长约86米、宽17米、排水量约2800吨,最大航速15.3节、航程约6500千米。加固的船体可以承受水下爆炸冲击,具有极低的声学、电磁特征。舰体左右舷各有1个舷侧龙门架,舰艉装备1台15吨级起重机和1个3吨级高架起重机,可在5级海况下完成无人水面艇、自主水下潜航器和潜水机器人的投放与回收作业。

  同时,该水雷战母舰还将具有同时处理水面、水下和空中信息的能力,其运算与信息处理能力“将与护卫舰不相上下”。实验数据表明,“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完成同等扫雷任务所需时间仅为现役舰艇的1/10。另外,该型舰还能遂行海底设施保护、深海无人攻防和反潜作战等多样化任务。

  防区外自主遥控扫雷

  “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的典型猎/扫雷场景如下:接收到排雷指令后,反水雷母舰和新一代扫雷潜水员基地舰编队,快速前出至目标雷区附近安全水域,母舰放飞无人机建立雷区情报和通信网络,释放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进入雷区。携带拖曳声呐的无人艇快速对雷区进行初步探测,将疑似目标的声呐图像通过数据链传输给母舰或岸基指控中心。指挥中心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相应指令,无人潜航器接收指令后实施近距离定位、识别水雷。携带遥控潜水排雷机器人的无人艇听令释放机器人,对定位和识别后的不同水雷实施拆除或远程爆破。

  雷区内所有无人排雷行动,都将在母舰指控中心或岸基指控中心的控制下自主进行。法国海军之前的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已实现120米水深以内的“防区外”猎/扫雷功能,在恶劣海况条件下,其排雷速度“比现有舰艇快5到10倍”。“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服役后,将增强法国海军防区外远程探测和清除水雷的能力,降低水雷战人员和装备的战损风险。

  分析认为,法国海军“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风险与挑战。例如,现代水雷的智能化速度加快,使得无人水面艇和自主水下航行器遭遇“反杀”的风险增大;复杂的雷区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干扰等因素,引发无人装备故障、失灵等风险较高;强对抗条件下的电磁干扰、信息诱骗行动,将造成该系统信息阻塞、通信不畅等后果。法国海军“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进展,值得进一步关注。

法国打造“未来无人水雷战系统”

  (中国国防报 2024年8月6日第四版)

  作者:梁春晖  张景瑞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近年来,莆田市鲍鱼养殖加工产业已形成“科研—种苗—养殖—加工生产—国内外销售”的产业链,为鲍鱼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鲍鱼深加工出口企业达10多家。
18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不断优化“万事好通·益启企”政策,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8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