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气象台昨天发布
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预计今天白天
全市各区大部分街道(镇)的
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
请注意防暑降温
这样晴热高温的天气
预计将继续维持到10日
本周将迎来“全晴”的“全勤”
最高气温在38℃~40℃
局部地区可达41℃
江浙沪包邮区已经变成了“包熟区”
面对高温“烤”验
很多人却因认知错误
使用不当降温措施
损害自身健康
关于防暑降温的几个误区
提醒大家一定注意
↓↓↓
误区一:高温不出门,躲在屋里就没事
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在通风不良的室内闷热环境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供应不足,更易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导致“室内中暑”。尤其是体弱多病者、老人,更要警惕。
即使不觉得热,也应监测室内温度、湿度,适度通风和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一般情况下,夏季家中湿度以30%~50%为宜,在湿度、气流都正常的情况下,居室适宜温度在21℃~32℃之间。
误区二:吹空调不健康,吹电扇就能防暑
电扇确实可以促进散热,然而一旦环境温度升高到32℃及以上的时候,防暑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高温天气时,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室内,除了家里,商场、超市、图书馆等有空调的公共场所也是避暑的不错选择。还可用凉水擦身降温。如果长时间烟熏火燎地做饭,应特别注意多喝水,并经常离开厨房透气,或者想办法让空调的冷气进入厨房。
误区三:高温天,穿得越少越凉快
皮肤确实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皮肤温度高于气温时,露出四肢等有助散热。但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37℃时,人体热量的散发就几乎全靠出汗来完成了,此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因此,穿得越少,从外界吸收热量的面积也就越大,反而使人感觉更热。穿得少还会让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之下,增加灼伤的可能性。
误区四:日常防晒会导致缺钙
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能够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体内钙的吸收。于是就有人认为,日常防晒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导致缺钙。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的日常防晒措施没有那么严格,不可能长时间完全屏蔽紫外线而导致人体维生素D合成不足。事实上,皮肤只要裸露在外短短几分钟,就足够合成人体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因此,我们不必因担心缺钙问题,而使皮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让皮肤老化受损,这样做得不偿失。
误区五:猛灌凉白开,多喝水解暑
喝水过多可能导致脱水进一步加重。人体大量出汗时,已经丢失了电解质,这时如果一次性饮入大量的白水,会让体液中电解质浓度进一步稀释,人体为了维持原有电解质浓度就会更努力地“排水”,导致“自发性脱水”。此外,过猛的大量喝水会导致大量的水分快速地进入血液,让血液变得稀薄,也会导致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像是身体里面的水泵,血流量变大,自然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夏季饮水莫贪凉,建议饮用常温水,水温以10-40℃为宜,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又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排汗,起到降温散热的效果。建议小口地喝,尤其是刚运动完的情况下。大量出汗之后,建议可以选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误区六: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并非中暑特效药,使用不当可能加重症状。藿香正气药性偏温,适用于夏季暑热湿盛、汗液大泄、肌肤毛孔开放时避热趋凉、忽冷忽热造成的不适症状。而长时间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活动导致的中暑并不适用藿香正气水,甚至可能“火上浇油”,导致病情加重。此外,由于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注意不能与头孢类药品合用。
今日天气
据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
高温报告和全市天气预报
全市今天晴到多云
午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东南风3到4级
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到9级
今天最高气温: 39℃到40℃
明晨最低气温: 29℃到30℃
综合自Live南京、南京气象、中国天气网、国家应急广播、健康江苏、健康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