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破纪录的,没见过纪录被“群殴”的?13人如何共同打破男子万米奥运纪录

2024-08-04 13:42来源: 东方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见过破纪录的,没见过纪录被“群殴”的?13人如何共同打破男子万米奥运纪录

  8月3日凌晨的法兰西体育场

  上演了被认为是奥运田径史上

  最伟大的一场万米大决战——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00米项目中

  乌干达选手切普特盖表现出色

  以26分43秒14的成绩夺得金牌

  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同时

  他也实现了自己在该项目上的“金满贯”

  (集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

  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于一身)

  最精彩的,是这场比赛

  共13人组成的冲刺集团

  均冲进了“27分大关”——

  这13位万米高手

  均打破了原奥运会纪录

  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贝克勒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跑出的

  27分01秒17

见过破纪录的,没见过纪录被“群殴”的?13人如何共同打破男子万米奥运纪录

  ‌

  贝克勒

  贝克勒不仅在男子10000米比赛中创造了这一纪录,‌同时也是5000米和马拉松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奥运会男子10000米赛跑是奥运会田径比赛的重要赛事之一,‌自1912年首次列入奥运会赛项。‌这项赛事要求选手在标准400米跑道上完成25圈,‌是对选手耐力和速度的双重考验。

见过破纪录的,没见过纪录被“群殴”的?13人如何共同打破男子万米奥运纪录

  ▲8月2日,切普特盖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促成这场“历史第一万米决战”的有三点:

  选手水平高,天气特别好,

  再有就是最合适的“战术”。

  好天气和好对手,对于好成绩的促成效果毋庸赘言。因为几乎所有的田径项目要出好成绩,这两点都是很重要的条件。而事实上,第三点才是最为关键和难得的。

  要说明这件事,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案例可以和今晨的奥运会万米赛场拿来一起说——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00米决赛。

  那场万米决赛笔者就在现场,那是在一场大雨之后,温度达到28度,湿度达到80%,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万米比赛事实上整体成绩是非常糟糕的。

  夺标大热门来自乌干达的两名选手,当时已经成为万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的切普特盖,和他的年轻同胞基普利,还有一位是充当“兔子”角色的基萨。但在这样极为难受的天气条件下,乌干达代表队所制订的一人突在最前面,打乱其他对手节奏的战术基本上就很难奏效,因为大家速度都带不起来——基萨在做了16圈的“兔子”后下场,作出了很大牺牲,但完全没有起到效果。

  基萨退出比赛时,切普特盖开始处于第一集团靠前的位置,但他似乎想把体力保持在最后几百米冲刺,他显然又想突出重围,又怕最后阶段顶不住,所以最后5圈我们看到众多选手交替领先,没有人有绝对优势,大家处于混战状态。

  切普特盖的犹豫不决,让他最终付出了代价。最后一圈的时候,一直咬住切普特盖的埃塞俄比亚选手开始加速往前,并且三人站位非常有讲究,一人领先,一人卡在偏外道的位置,这让切普特盖和基普利莫跑得非常难受。直到最后一个弯道,两人才如梦初醒,开始猛追。无奈切普特盖和基普利莫并非冲刺能力极强的选手,最后只能目送埃塞俄比亚选手巴雷加冲过终点。

  那场比赛,巴雷加的夺冠成绩仅仅为27:43.22,甚至还没达到东京奥运会万米达标线(为27分28秒)。可见,临场发挥和战术布置成为最后制胜的关键性因素:最后的冠军并非实力傲视群雄,而是埃塞俄比亚队整体战术的成功。“我很高兴今天赢得了奥运银牌,但我对结果真的不满意,因为我来这里是期待赢得金牌的。”切普特盖赛后非常失落。

见过破纪录的,没见过纪录被“群殴”的?13人如何共同打破男子万米奥运纪录

  ▲8月2日,切普特盖(右一)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再回到今晨的巴黎,依然是切普特盖,比赛大部分时间他都躲在队伍中间,节省体力。但和3年前最大的不同是:

  在还剩2000米时,他就突围到第三的位置,随后时刻观察周围,不给对手有任何“联合阻碍”的战术空间。而最后一圈还没到,他就开始提速,随后将领导保持到了最后。

  “大概16年前,当我看到伟大的贝克勒在北京夺冠时,我的心里就萌生了这个想法,有一天,我要成为奥运冠军。我无法形容这种感觉。我很久以来就想要这个。当我在东京奥运会获得银牌时,我很失望。我就想要赢得10000米的金牌。”职业生涯首夺万米奥运金牌的切普特盖,赛后激动地说。

  发生在切普特盖身上的两个故事,证明了场地万米比赛争夺激烈程度,选手彼此间斗智斗勇,战术和临场发挥往往对于最后成绩发挥决定性作用。3年前的东京,埃塞俄比亚的胜利是集体战术的胜利,而今晨的巴黎,切普特盖用绝对的实力和智慧告诉所有人,同样的错,他不会再犯第二次。

  ‌

  东方网综合自上观新闻、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陕西省韩城市的黄河岸边,有一座建在悬崖上的水文站——龙门水文站。西临陕西韩城,东临山西河津,一条钢索缆道牵引在晋陕峡谷间,这是龙门水文站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美容美发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五一劳动节之际,记者聚焦美容美发行业,看几位普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如何绽放光彩。
01
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消息,4月30日至5月5日,上海景观照明开启重大活动模式,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向劳动者致敬。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消息,4月30日至5月5日,上海景观照明开启重大活动模式,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向劳动者致敬。
01
当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30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一场以“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工地趣味运动会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一处中铁二十局市政工程公司项目现场举行。
30
悬泉置遗址景区开园
3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9
简牍,取材竹木、记载文字,是纸张发明前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月24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竹简残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月24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竹简残片。
29
当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携手北京联合货币兑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开通货币兑换服务。王府井站货币兑换店可提供美元、欧元、日元等40余种货币的即时兑换服务,便利境外游客支付需求与本地居民出境金融需要。
29
4月27日23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