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最早建设运行的
城市快速高架道路
服役30年的内环高架
本周六将再次启动焕新大修
覆盖沪太路至中山北二路路段
跨越虹口和静安两区
涉及南北高架共和新路立交
内环高架年轻化工程三期,从沪太路至中山北二路路段,总长约4.72km,共包含5条匝道,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结构、附属设施功能完善提升、智慧化升级改造和环境景观优化等。施工以“先内后外”,第一阶段内圈将在本周六正式启动,预计9月19日前完成。
记者昨天(7月23日)在现场看到,为了缩短前期准备时间,内圈施工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能实现开工即决战。
从今天(24日)夜间的准备期开始
相关交通组织也将作出调整
封闭路段信息及绕行线路如下
↓↓↓
此前因为设施老化
再加上持续高温
上海内环高架
发生局部鼓包拱起情况
相关话题
#上海内环高架热变形了#
甚至一度引发热议
(戳下图回顾小坊此前报道↓)
此次内环三期改造
也对此类情况的预防作了考虑
市道运中心城市道路科科长 朱微微: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也是增设一点伸缩缝,来释放它的应力。其次增强了一个路面的纵向钢筋,提升路面的纵向抗压能力。
在施工工艺上,用于破除防撞墙根部的水射流机器人,经过项目技术团队多次改良,对施工降噪和废水收集系统做了进一步优化;设备占地也将缩小,将为狭窄的施工区域留出更多的作业空间。
隧道股份上海路桥内环高架功能提升工程项目负责人 张毅:
三期工程和一二期的区别,就是要跨南北高架,涉及到交叉施工的问题,因为既要保证南北高架的正常通行,同时要保证施工的顺利推进。基本上是利用南北高架它养护作业的时候进行施工。
相比前两次,内环三期年轻化改造路段长、匝道多、流量大,并涉及与南北高架交汇的共和新路立交,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尤为重要。
根据方案
交通调整将分为
施工准备期和主体施工期
两个部分:
施工准备期包括7月24日、25日、26日晚,进行中央隔离墩移位、地面标线调整、施工围场布置等准备工作,相应涉及路段在夜间24时至次日早晨6时将实施主线双向封闭。
主体施工期从7月27日正式启动
遵循“日间车道数量不变、
工作日夜间半幅封闭、
双休日夜间双向封闭”的原则
此次交通封闭起始时间从原先的夜间23点延后到24点,尽可能减少施工影响和地面交通压力。
市交警总队路设处处长 肖滨:
地面道路的流量比较高,同时外围还有虹口体育场,但凡碰到演唱会,日常的活动会比较晚,整个地面道路压力会比较大,综合考虑的一期二期的实施效果,所以在三期就适当把封路时间延迟到零点。
所有高架的车辆转移到地面以后,我们会将主流方向的信号灯配置适当的延长,然后对局部路口采取一些大小格或者区划的措施,保证地面道路通行顺畅。
据悉
内环高架浦西段主线全长31公里
1994年建成通车
是上海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
运行年限已近30年
持续推进内环高架路功能提升和设施完善工程,是上海交通基础设施更新的重要工作,也提供了示范样本。
市道运中心城市道路科科长 朱微微:
计划从今年到2028年,这5年分阶段分年度逐步推进内环线浦西段的年轻化改造,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典型案例,也是为后续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个成功的经验。
相关交通组织调整
施工期间
相关交通组织调整如下
01
施工准备工作(7月24日至26日)
7月24日夜间24时至次日晨6时内环高架(广中路至中山北二路)主线双向封闭。
7月25日夜间24时至次日晨6时内环高架(沪太路至中山北二路)主线双向封闭,共和新立交南北高架东侧往内环内圈匝道封闭。
7月26日夜间24时至次日晨6时内环高架(沪太路至中山北二路)内圈主线封闭,共和新立交南北高架东侧往内环内圈匝道封闭。
02
主体部分施工(7月27日起)
每周一至周四夜间24时至次日晨6时内环高架(沪太路至中山北二路)内圈主线封闭,共和新立交南北高架东侧往内环内圈匝道封闭。
每周五至周日夜间24时至次日晨6时内环高架(沪太路至中山北二路)主线双向封闭,共和新立交南北高架东侧往内环内圈匝道封闭。
03
边梁更换施工(8月中下旬)
此外,8月中下旬计划进行边梁更换施工。届时,周六、周日日间将局部占用内环高架(共和新立交-广中路)内圈主线最右侧1根车道,确保高架主线双向4车道正常通行。
公安交警部门提醒
施工期间共和新立交南北高架东侧往内环内圈匝道夜间24时至次日晨6时封闭,原途经车辆需提前通过永兴路下匝道沿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绕行,或改走海宁路、周家嘴路等地面道路。
同时,长距离过境车辆建议通过外围路网提前绕行,避开施工路段。其中,外圈杨浦大桥往南北高架方向车辆建议提前经周家嘴路或黄兴路下匝道驶离高架主线,逸仙高架往南北高架车辆建议沿大柏树立交、中环、汶水立交行驶,延东立交或鲁班立交往杨浦大桥方向车辆可选择通过外滩隧道绕行。
记者:谢丹青 汤捷
部分来源:上海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