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这些避险知识快转发收藏

2024-07-22 08:02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年入汛以来降雨频发,不少地方出现了暴雨和洪涝。而持续性的降雨或局地短时强降雨,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如何通过前兆进行识别和预判?汛期遇险如何逃生自救?

  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这些避险知识快转发收藏

  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

  集中在山坡上、沟谷内、陡崖旁、水体边,坡度较大的村寨区域、切坡建房区域、村组道路开挖和道路硬化坡面雨水形成的汇集区,采矿活动区域、山区道路落石崩塌区域、工程建设和弃土弃渣区域、已发生过地质灾害区域。

  地灾发生的前兆,会有一定的痕迹可循,主要有:沟水浑坡脚动、树木、墙开裂、 动物

  如何识别地质灾害?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降雨、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这些避险知识快转发收藏

  滑坡发生前征兆

  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土体出现上隆(凸起);坡体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植物变态,如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发生崩落、滚动等以垂直运动为主的破坏,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塌发生前征兆

  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谷或坡面流动的特殊洪流。

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这些避险知识快转发收藏

  泥石流发生前征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塌陷发生前征兆

  井、泉水位的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和翻砂、冒气;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产生局部的地鼓或下沉现象。

  以上这些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连续降雨或者大暴雨引发的,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天气,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请记住以下防灾避险的要点:

  汛期来临前,在避灾点准备好应急的食物、水和衣物,并保持通信工具畅通。

  在遇到滑坡、泥石流、崩塌的时候,务必第一时间逃跑:滑坡来了两边跑,泥石流 高处,崩塌来时躲开

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这些避险知识快转发收藏

  此外,如果遇到了暴雨、洪涝,请记住以下避险要点:

  ①不要前往桥底、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商场等低洼地区;

  ②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徒步出行,可携带一根长杆探路,避免掉进缺失井盖的下水道;

  ③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家中应提前备好应急包,密切关注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避险提示。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杨潇 徐静)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