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浙大录取通知书到了,必须我来送!”
前两天,浙江常山邮政分公司寄递部经理李晓军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特殊时刻——他亲手敲开自家的门,为儿子送上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图源 常山传媒集团
“以前都是替别人开心,这次是为自己的儿子自豪。”李晓军的儿子李蕴哲毕业于衢州第二中学,今年,他凭借671分的优异成绩被浙江大学生态学专业录取。
当李蕴哲从父亲手中接过通知书完成签收后,父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其实,这份有着双倍惊喜的投递,是李晓军为儿子精心准备的。
想法源于7月初的一次送行,“他要去武汉考试,我送他到车站。”目送儿子远去的背影,那一刻,李晓军心中感慨万千,既有眼看儿子长大成人的欣喜,亦有对他将独闯世界的不舍。
受访者朋友圈截图
“他求学一路走来不容易,以后大部分时间不在我们身边了,趁这个机会陪他一起分享喜悦。”在儿子即将迈入新阶段时,李晓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留下一些父子间温馨的记忆。
“能和爸爸一起见证幸福,一切都值得了。”在李蕴哲眼里,父亲算是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人,加上特殊的职业身份,所以自己对这份惊喜隐隐有预感,“不过,开门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
李晓军说,儿子从小就是个优秀、自律的孩子,作为家长,他也从不干预儿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在他看来,陪伴和尊重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包括这次志愿填报,我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选择。”李晓军说,儿子的分数其实有很多选择,但依着兴趣,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生态学这一较为冷门的专业。
在李晓军的记忆里,儿子懂事起,就特别喜欢小动物,尤其喜欢去小溪里摸摸鱼、抓抓螃蟹,“长大后对自然界的兴趣愈发浓厚,10多岁就立志未来要做生态方面的研究。”
“未来就业和待遇方面可能比不上热门专业,但总要有甘于清贫的科研人员在角落默默奉献。”儿子圆梦,李晓军欣慰之中难免忧虑,“但只要孩子愿意,他勇敢追梦,我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阿哲采集的标本。受访者供图
“大热天,他愿意顶着太阳,陪我去野采。”李蕴哲说,父亲很开明,总是用行动默默支持自己的爱好。这份理解与付出,也让他更坚定,“我希望能深耕这个专业,实现对中国淡水水域的保护。”
这个暑假,骑着自行车四处跑,去采集生物、制成标本是李蕴哲的日常。他说进入大学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后,想在业余时间做一名科普博主,“到处跑是在筹备拍摄一部自然纪录片。”
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李晓军乐见其成,“阿哲是个单纯质朴的孩子,兴趣爱好比较单一,希望进入大学后,他能多出去走走看看、谈谈恋爱,丰富自己的人生。”
转自: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