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1.2%土地 就能阻止“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2024-07-19 09:30来源: 科技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保护1.22%的土地将有助于拯救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

  图片来源:《科学前沿》

  【今日视点】

  ◎记者 张梦然

  在《科学前沿》近期发表的一篇创新性文章中,全球科学家联合展示了如何通过保护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来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够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

  地球上大多数稀有物种要么分布范围非常狭窄,要么密度非常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研究团队此次聚焦于对稀有物种的分析,进而发现:如果人们能保住大约1.2%的地球表面,就可能阻止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地球已历经5次“生物大灭绝”

  地球生命已历经5次由极端自然现象引起的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2022年初,许多专家发出警告:第六次大灭绝危机可能正在发生。

  而这一次,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和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生物学家曾在《生物学评论》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对这一持续灭绝事件的证据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指出,物种灭绝率的急剧增加和许多动植物种群数量的下降,是有据可查的。据估计,自1500年以来,地球可能已经失去了其200万种已知物种的7.5%—13%,即惊人的15万—26万种物种。

  不幸的是,随着“科学否认”在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上站稳脚跟,很多人否认第六次灭绝发生的可能;还有人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自然进化轨迹;一些人甚至偏激地认为,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应符合人类的利益。

  但利益由谁来定义?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授罗伯特·考伊强调说:“人类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操纵生物圈的物种。相比其它动物,我们也是唯一能对未来和地球生物多样性有意识作出选择的物种。”

  为应对危机,各种保护举措已开始并取得了成功。但这些举措并不能涵盖所有物种,似乎也很难扭转物种灭绝的总体趋势。

  识别出最关键“保护要务区”

  为了实现保护目标,2018—2023年期间,又有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得到保护。但这些新的保护区是否有效地保护了关键生物多样性?

  科学家首先利用6层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绘制了一份覆盖范围广阔的地图。通过将这些层数据、现有保护区地图以及部分土地覆盖分析相结合,再利用卫星图像识别稀有和濒危物种的剩余栖息地,科学家第一次识别出目前最关键、未受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他们将这些区域称为“保护要务区”。这份全球蓝图则可以帮助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更局部的层面上规划保护工作。

  “保护要务区”包括16825个地点,覆盖约1.64亿公顷土地。是4700多种濒危物种的家园。这些物种位于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但又受到威胁的生态系统中,不仅包括依赖大型完整栖息地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如菲律宾的塔玛拉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西里伯斯冠猕猴,还包括分布范围有限的两栖动物和珍稀植物物种。

  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如果得到充分保护,可防止目前能预测到的所有灭绝事件。

  为后代留下充满活力的地球

  科学家没有忽略计算这种保护的成本。他们利用14年来数百个土地保护项目的数据,并考虑到所征用土地的类型和数量以及特定国家的经济因素,建立了成本估算模型。这些数字是近似值,因为存在多种土地购买或长期租赁方案(每种方案的成本不同)。原住民、对“保护要务区”具有管辖权的社区和其他民间社会成员,需共同决定哪种方案最适合。

  研究估计,在未来5年内,保护热带地区的“保护要务区”每年将花费约340亿美元。这不到美国GDP的0.2%,不到全球化石燃料行业年度补贴的9%,也只是采矿和农林业每年收入的一小部分。

  保护野生动植物也是遏制和扭转气候危机的关键。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地球的森林覆盖率。森林是碳汇:通过保护富含碳、野生动植物丰富的森林地区,既保护了濒危物种,也保护了人类。

  正如项目团队科学家所言:人们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最重要的是: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地球。

[责任编辑: 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