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网上掀起一股“晒背风”,各类伏天养生妙招火爆出圈。有网友认为三伏天晒背是“不要钱的‘天灸’”,能够祛湿、补充阳气,也有网友认为没有效果,甚至有网友出现晒伤、中暑等症状。
近日,广东佛山一女子发帖称,自己在楼顶晒后背10天后瘦4斤,并称每天晒半个小时,感觉自己眼神都变得清澈了。随后,词条“晒背10天瘦4斤”冲上热搜,网上随之掀起了一股“晒背风”,网友将其誉为:免费“天灸”,0元养生!
晒背养生究竟有没有依据?适合所有人吗?
三伏天晒背的行为,在社交平台上很是火爆。截至7月14日,在多个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均超数千万。
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晒背攻略
但也有少部分网友疑惑,
“早上空腹晒背会对身体有危害吗?”
“晒背前能洗澡吗?”
此外,“什么时间段适合晒背?”
“晒背晒多久合适?”
“晒背真的祛痘祛湿吗?”
“晒背时,周围环境有风,会有影响吗?”
“晒背要涂防晒霜吗?”等
都属于网民关心的问题。
三伏天晒背真的管用吗?
对此,专家表示:三伏天晒背,有一定的中医理论依据。中医认为,三伏天晒背与“三伏贴”原理类似,都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晒背,以下人群应当避免:
一是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
二是体质属于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人群,这类人往往容易上火、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晒背可能会加剧不适症状。
此外,有基础病的人群,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孕妇和幼儿,正常晒太阳即可,不用刻意晒背。
针对各个平台晒出的“高热度”分享和网友的疑惑,记者邀请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金沈蓉解答部分热门问题。
专家表示三伏天晒背,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从中医的角度,三伏天晒背可以祛除湿气和寒气,还有一定的补肾和促进钙质吸收作用。同时,晒背能改善血液循环,对睡眠不好的人,有一定的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晒背前须注意:
一、晒背前不宜洗澡,会影响晒背的效果;也不建议空腹晒背,因为晒背会出一定的汗,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二、晒背前喝250毫升到300毫升的水,最好是喝温开水或者常温下的酸梅汤、绿豆汤。
“通过太阳的照射,晒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加快血液循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晒背。”
此外,还有一些晒背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穿浅色,薄的宽松衣服;
二是晒背要戴好帽子或用遮阳伞保护头部,头部对着太阳晒,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
三是避免在有风的环境里晒背,因为身体受热,会导致毛孔张开,易受风邪侵袭而感冒;
四是晒背时,如果后背裸露应涂抹防晒霜,避免晒伤。
晒背的最佳时间段是每天9点到10点,或者17点以后,这两个时间段的太阳都没那么毒辣,更适合去户外晒背。同时,晒背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天15到20分钟,最好不超过30分钟,每周建议晒三次,隔一天晒一次。
有网友称晒完背后会出冷汗,专家解释道,晒背出汗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出大量的汗,要考虑是否出现中暑的情况。她还建议,晒背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才能洗澡,同时喝一些淡盐水,这是由于晒背出了汗,喝淡盐水能及时补充钠盐和水分。
专家提醒,三伏天天气炎热,脾胃功能容易受影响,合理的饮食搭配也是必不可少的。她建议大家在饮食上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煎炸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减轻胃肠道负担。另外还可适当多吃一些水果,如西瓜、葡萄、梨等,能起到一定防暑降温作用。
三伏天,除了要科学晒背,
这4个养生“坑”也要注意有所区别
01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
医生介绍
“三伏贴”对冬季常发的感冒、气管炎、
咳嗽、慢阻肺、哮喘等
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但“三伏贴”并非“万能贴”
这些人群不适合↓↓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不适宜“三伏贴”治疗;
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2岁以下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医生提醒
“三伏贴”并不是贴敷越久越好
贴敷时间一般成人6小时
儿童2~4小时
可根据个体差异适当调整
02
这三类人不适合“夏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三伏”期间
生姜成为了很多人的养生美食
吃生姜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祛寒暖身
消毒杀菌等作用,好处多多
医生提醒
“夏吃姜”并不适合所有人
阴虚体质者、内热较重者
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者要慎食
03
并非出汗越多越祛湿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三伏天适合剧烈运动吗?
出汗越多,祛湿减肥的效果越好?
错
出汗过多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
对身体造成伤害
专家提醒
夏季运动要避开高温时段
最好选择气温较低的时候
在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
运动方式以走路、八段锦、
打太极拳、瑜伽等轻量运动为主
只要适当出汗就可以了
04
绿豆汤不能当水喝
三伏天,适当喝绿豆汤可以清热消暑
但长期大量饮用容易伤脾胃
正确的饮用方式为避开空腹状态
一周喝1~2次,每次一碗
脾胃较差者以及高血压、
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患者
应当尽量少喝绿豆汤
三伏天做好这6件事
这个夏天更健康
养气:西洋参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出汗过多者和易疲惫、心慌的人群,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
养心:可以多吃一些红色食物,如西红柿,来预防心脏病、动脉硬化。想要获取更多番茄红素,做熟了再吃更好哦~
健脾祛湿:夏天肚子胀、消化不好、吃饭没胃口时,可以饮用陈皮茶来健脾祛湿。但胃酸过多、气虚、燥咳人群不宜饮用。
解暑:可以一周喝1~2次西瓜翠衣绿豆汤来解暑祛湿,但脾胃虚寒、肾虚者不宜饮用。
清火:可以取20根莲子心搭配适量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起到清心火的作用,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安眠:可以食用酸枣仁粥来滋阴养血、安神,但实邪郁火或大便易溏稀者不宜食用。
(综合极目新闻、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