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长江中下游降雨偏多6成
记者从长江委了解到,长江中下游自6月18日入梅以来,降雨过程连续、无间歇,四次降雨过程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及其南部,且降雨区高度重叠。
梅雨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6月28日14时,“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中下游形成。截至目前,长江干支流共发生26次编号洪水。
“从入梅时间、雨带分布等条件来看,今年的梅雨过程均较为典型。”长江委水文局预报中心总工程师张俊介绍,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共有4次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58%,居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
据预测,未来十天,长江流域又将迎来持续性降水过程,主雨区位于长江上游和汉江,长江上游和汉江上游将发生明显涨水过程,中下游水位缓退或波动。
暴雨蓝色预警
江苏省气象台2024年07月10日09时25分变更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里,南京、扬州南部、泰州中南部、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地的大部分地区将出现50毫米以上、局部80~120毫米的强降雨,部分地区可能伴有小时雨量30~6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和8级左右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南京发布地质灾害蓝色预警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南京市气象局2024年07月10日11时联合发布2024年度第3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
受持续降雨影响,预计未来72小时,鼓楼幕府山老虎山、栖霞龙潭栖霞山、江宁方山翠屏山牛首山、浦口桥林街道、江北沿江泰山街道、溧水无想山与白马镇铁佛寺浮山村周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易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蓝色预警),请以上地区单位、部门和群众提高警惕,注意防范;群测群防人员加强巡查值守,保持通信联络畅通;规划资源部门组织对预警区内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域加强巡查监测,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的准备工作。
综合:长江云新闻、江苏气象台、南京应急管理、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