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为我们解决了手机电量不足的燃眉之急
然而
您可能不知道
这看似便捷的服务背后
却隐藏着新型的诈骗陷阱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冰城公安针对近期出现的新型诈骗手法进行详尽拆解,提醒您谨防共享充电宝骗局。
诈骗手段
不法分子在共享充电宝上动手脚,例如植入恶意程序,当用户连接进行充电时,便有可能被盗取手机中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
典型案例
近日,小陈在商场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由于手机电量告急,他匆忙扫码取用。在连接上充电宝开始充电后,小陈坐在一旁等候。然而,他丝毫未察觉这个充电宝已被不法分子植入恶意程序。充电过程中,他的手机逐渐变得卡顿,但他并未加以留意。充好电后的没几天,他就发现自己的多个账户出现异常登录的状况,账户里的部分资金也莫名消失。经过一番查询,他这才知晓是此前使用的那个共享充电宝存在问题,致使他的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均被不法分子窃取,给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警方提示
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务必提高警惕,对于那些来源不明的充电宝或其他共享设备,要审慎对待,尽可能选用正规的共享充电宝。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切不可泄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同时,使用前需仔细检查充电宝有无异常,比如外观是否破损、接口有无异物等。若遇到问题,应及时联系官方客服,绝不可轻信陌生人的指引。要始终保持较强的安全意识,切勿随意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平日里要定期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记录,以便能够及时察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者遭遇财产损失,要立即向警方报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王骁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