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古人靠什么消暑降温

2024-07-07 18:04来源: 检察日报正义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唐代诗人王毂在《苦热行》中写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诗中描绘了一幅酷暑的画面:炎热就像火神祝融赶着火龙,把天地烧得通红,烈日悬在中天不肯离去,熔炉般烘烤着世间万物。

  古代没有电扇、空调,也没有冷柜、冰箱,古人靠什么消暑降温,度过炎炎盛夏?查阅史书典籍发现,古人发明的制冷器具、掌握的祛暑方式及制作冰餐、冷饮的技艺,并不比今天逊色。

  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已开始挖窖储冰,第二年夏季用来制冷消暑。当时,存放冰块的冷库称“凌阴”,负责采储的官员叫“凌官”。《诗·豳风·七月》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天寒地冻时节去河里凿冰,储藏进冷库。1976年,有考古队在陕西宝鸡发现了商周时代的“凌阴”遗址:深挖5米多的地窖,四壁砌以青石,在3米多处垒出拱顶,上覆夯土,与地面平行。窖门向下有石阶,窖底地面向一侧倾斜,最低处与一眼深井通联,以便融水排入。

  据《唐六典》记载,古人对每个“凌阴”储冰的数量、尺寸有明确规定:“每岁藏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按古代的尺码推算重量,每方冰块都在100公斤以上,一座“凌阴”大约可储冰百吨。

  在寒风凛冽、无遮无掩的河面上采冰,是极为艰苦的差事,不仅要采挖,还要人拽车推,把沉重的冰块运到冷库。《宋书·礼志》中说:“孝武帝大明六年五月,诏立凌室藏冰……凌室长率山虞及舆隶取冰于深山穷谷涸阴冱寒之处,以纳于凌阴。”在“深山穷谷涸阴冱寒”的环境中,把辛辛苦苦采运来的冰块储藏到盛夏。当然,这是劳苦民众见不到的,因为是专供皇家贵族、官宦权臣享用的。

  秦汉时期,王宫殿宇、权贵豪宅出现了消暑的含凉殿、冷水亭,就是仿照农人车水浇田的方法,将水储到高处放流,催动水车链接扇叶转动,可以对着冰块吹,也可对着垂流吹,即时凉气涌动,暑热消散,清爽舒适。据说三国时的曹操还发明了一种控暑降温的“冰井台”,即在室内挖深井,汲入冰块盖严,在井盖上凿孔,便有冷气外溢,是名副其实的“空调”。

  唐代《云林异景志》记载,御史霍仙鸣在自己宅邸挖出七个“冰井台”,加盖通透镂花的井盖,每到炎炎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诗人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一诗中这样描述冷水亭:“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虽然利用藏冰降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因储量有限,纵在皇家内院、府衙官宅也不是能时时享用。宋代的《梦粱录》记述:“六月季夏,正当三伏炎暑之时,内殿朝参之际,命翰林司供给冰雪。”伏暑炎热,皇帝命人拿来冰块为上朝的群臣祛暑,表示一种赏赐和恩宠。到了明清时期,“赐冰”已是京官的一种福利待遇。每年夏季,朝廷都要发放“冰票”,官员凭票领冰,带回府衙或宅邸享用。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仅国子监一家,每年夏天就要“领冰七方”。

  骄阳似火的季节有了冰,让古人的脑洞大开,设计、制作出许多冷藏、保鲜用具和消暑、降温饮品。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青铜冰鉴,即带隔层的四足铜铸方箱,配有厚重、严密的箱盖,隔层放冰块,箱内装饮品或食物,纵是酷暑时节,也能享用到冰镇冷饮、凉爽美食。屈原在《招魂》一诗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宴席摆好了,有许多冰镇的玉液琼浆,喝起来特别凉爽。

炎炎夏日,古人靠什么消暑降温

  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

  唐宋时代出现了“冰鉴”的升级版“柏木冰箱”,即用隔凉隔热的柏木制成三层木箱,上下层密封,放置冰块,中间层放食物。当时,人们发现硝石不但能制造火药,放入水中还会吸收热量,甚至结冰。有人就仿照“柏木冰箱”制出一种称“匦”的冷藏箱,在密封层填入硝石灌满水制冷,装入鲜货能保质六七天。唐代从南方给长安的杨贵妃送荔枝,宋代从福建为身居汴梁的仁宗皇帝送鲜鱼,迢迢数千里保持果鲜鱼活,都是装在“匦”中运送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平原郡(山东)贡塘蟹,采于河间界,每年生贡。斫冰……以毡密束于驿马,驰至于京。”山东的螃蟹是供应朝廷的贡品,保鲜贩到国都长安,一只价值百个铜钱。

  唐宋时期,民间开始有了储冰的冷库。先挖出五六米深的方窖,在窖底燃起猛火,直烧得四壁挺实坚硬,以防坍塌、渗水,然后架起檩、椽,铺一米多厚的芦苇或稻草隔热,再用黄泥覆顶。这种建造材料和方法虽简陋,但保温效果并不逊色于官家的“凌阴”。

  有了民建的冷库,炎炎盛夏,冰块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让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制作出花样繁多的冷饮纷纷上市。骄阳似火的长安大街上,商贩用铲刀刮出碎冰,调制成“雪冷元子”“冰汤酸梅”“凉水青桃”等叫卖,倍受人们欢迎。

  到了宋代,市面出现一种叫“冰酥”的冷饮,用碎冰、果汁、牛奶等调成,看上去凝固坚挺,吃起来却轻软绵柔,凉爽清甜,奶香浓郁。当时的知名文人杨万里写诗赞誉“冰酥”说:“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元代,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忽必烈命厨师制作“冰酥”款待这位意大利使者。有传言,马可·波罗回国时带走了“冰酥”配方,后又传到伦敦,英国人进行更新改造,方才有了如今的“冰激凌”……

  作者:周文洋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