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加速推进“军事申根区”

2024-06-17 13:11来源: 中国国防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期,关于在欧洲建立“军事申根区”的讨论骤然增多。6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宣称,北约正加强其东翼军事部署。根据北约联合支援与赋能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的表述,“军事申根区”的概念类似于欧盟目前在民事领域的“申根区”,即北约军事力量能在该区域内自由流动。该提议之前在欧洲曾遭冷遇,此时为何再度“浮出水面”?

欧洲加速推进“军事申根区”

  北约装备抵达爱沙尼亚帕尔迪斯基港(资料图)。

  相关提议早已有之

  “军事申根区”不仅是北约框架下的一项规划,也是欧盟与北约合作的重要内容。北约虽长期主导欧洲防务,但边境监管一直由欧盟负责。2017年,在荷兰等国呼吁下,欧盟提出“军事机动计划”,概述了欧盟内部运送军人和武器装备的原则。欧盟在“永久结构性合作”框架下,设立了“欧洲物流和行动支持网络”项目,以及旨在简化和标准化跨境军事运输程序的“军事机动性”项目,分别由德国和荷兰牵头。

  北约在2017年正式提出“军事申根区”概念,提出应解决在欧洲开展军事行动的三大类障碍:物理障碍,即欧盟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法律障碍,即军事通行与欧洲国家主权间的矛盾;行政监管障碍,即与军事过境相关的速度限制、申报义务、特定道路使用等。2018年,北约开始筹建主要负责协调后勤保障的联合支援与赋能司令部(2021年在德国南部城镇乌尔姆正式成立)。

  今年1月,德国、荷兰和波兰签署协议,拟在三国间建立一条贯穿东西的“军事运输走廊”。该协议侧重点包括:一是简化军事过境程序,削减军事人员及军备物资跨境调动所需的通报许可流程;二是打造适应军事运输需求的基础设施,解决当前桥梁低矮、路桥承重能力不足等阻碍重型装备调度的问题;三是完善后勤保障其他措施,如完善军车过境休息和加油停留规定等。德国国防部国务秘书穆勒表示,该走廊使欧洲真正走上了通往“军事申根区”的道路。今年3月起,美国加快推动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军事申根化”,以便于美军进驻、部署、建立军事基础设施和防空系统。

  折射欧洲安全动向

  美欧推进“军事申根区”建设的背后动因,是当前欧洲安全局势的复杂动向。

  一方面,欧洲各国的安全焦虑不断加深,防务建设的主动性明显上升。2017年“军事申根区”设想刚提出时,尽管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因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而走向对峙,但欧洲整体反响较平淡,甚至有北约官员表示,“我们在和平时期的快速部署能力已达标”。如今,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延宕以及美国不断“拱火”,欧洲各国开始纷纷炒作俄罗斯威胁。德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称,北约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与俄罗斯爆发的重大战争。

  在此氛围下,欧洲各国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民众对政府增加军费也更为宽容,欧洲“再军事化”脚步加速,军费开支屡创历史新高。欧盟出台首个《欧洲国防工业战略》、加速向“战时经济”转型、欧盟委员会考虑设立“防务委员”职位,都是重要信号和缩影。欧洲政界对“军事通道畅通”的地缘重要性认识得也更充分。美国对此表示支持,敦促北约把建设“军事申根区”作为升级对俄威慑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军事机动性”受各国边境管控措施和基础设施不适配战时需求的掣肘。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不断东扩,其东翼战略纵深骤增达数千公里,北约向前沿快速部署部队及武器装备的任务不断增加。有美国官员透露,若将美军从德国调往波兰,需提前5天履行通知义务;在陆上从西欧向波罗的海国家运送物资,则需要几周。前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霍奇斯曾指出,在欧洲“移民流动都比北约军事调动方便”。

  目前,北约有8个“前沿战斗群”约1万名官兵驻扎在东欧前沿国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指出,北约需组建多达30万的“快速反应部队”,其中10万人能在1周内到达战场,后续部队可在1个月内全部到位。然而,欧洲各国铁轨间距存在差距,很多隧道高度不够,机场容量低、条件受限,无法满足军事运输需要。东欧多国须重修道路才能承载重型坦克通行。有外媒认为,建造货物装卸枢纽和完善基础设施,仍是欧洲打造“军事申根区”的难点。

  深刻影响地区局势

  北约认为,打造“军事申根区”不仅有利于北约防御态势,而且有助于“结合北约的军事能力与欧盟的经济、政治影响力”,在跨大西洋联盟内部建立一体化军事结构,促进各国协作。随着“军事申根区”进入实质推动阶段,当前北约正就建立更多横跨欧洲的军事走廊进行谈判,预计在7月北约华盛顿峰会前公布结果。

  欧洲国家原本想通过建立“军事申根区”缓解安全焦虑,但很可能事与愿违。在当前形势下,欧洲建立“军事申根区”无益于地区冲突的降级与解决,反而会加剧本已紧张的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局势。俄官方已表态,“军事申根区”再次证明,欧洲不愿听取俄方的合理关切,俄会针对此举作出适当回应。

  欧洲相关国家的主权乃至安全也会遭到损害。简化或取消外国军队调动的审批手续,将导致外国军队能以更大自由度进出国境;其进出的规模大小、是常规力量还是核力量、离开的期限,都将变成不可控因素。如果爆发冲突乃至战争,这种开放通道的行为,也容易将原本想保持中立的国家卷入其中。

  作者:王大宁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