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正式通车越来越近的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
让深中两地人民的期待值瞬间拉满
前段时间
小特提前探营
引发许多关注
深中通道来了!提前去看→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通讯员 沈仲 摄影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获悉
深中通道今天通过交工验收
这标志着历经7年建设的
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
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工程质量通过“大考”
6月15到16日,深中通道交工验收会议在深圳召开。作为项目通车前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造价事务中心、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和应急指挥中心等共80家单位150余名代表参加验收会。
6月15日下午,代表们前往东人工岛、暗埋段隧道、沉管隧道、西人工岛、深中大桥、中山大桥实地察看了工程现场,了解掌握土建工程和交安机电设施等实体外观质量。16日上午,深中通道交工验收会议召开。交工验收委员会听取了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及各参建单位代表的汇报,审阅了工程建设资料,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深中通道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工序控制严格,工程质量合格,同意通过交工验收。
据参与交工验收的专家介绍
通过交工验收后
还要完成行业主管部门的核备
下一步就是迎接
本月底正式开通运营
深中通道的建成
将使从深圳到中山
车程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极大缩短深圳和中山
两地的时空距离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刘羽洁 摄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
是大湾区新的一座“交通脊梁”
肩负着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重任
深中通道是国家重大工程,是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名片工程——
坚持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了跨海交通集群工程管理新范式,构建现代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实现“一流管理”;
全力推行工业化建造和智能建造,研发形成了世界首制6毫米2060MPa锌铝稀土(镁)超高强主缆钢丝索股等15项世界首创的核心材料、关键技术和大国重器,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系统革新了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建造技术、外海超大尺度沉管管节浮运安装工艺,支撑了深中通道高质量、高精度、高工效建设,形成了“一流技术”;
实施精细管理和精品建造,在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世界最大跨径离岸海中悬索桥、世界首例水下枢纽互通立交等领域取得五项突破引领性的“深中质量”,打造了“一流设施”;
也培育了一批素质优良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建设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提供了广东经验和中国方案。
项目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
全长约24公里
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
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对于
深中通道开通,非常期待!
还有小伙伴
已经在规划出行玩耍了
大家是不是都等不及
想亲自打卡看深中通道呢
让我们一同期待
正式通车的那天吧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岳路建 沈仲
综合|央视新闻 广东省交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