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秘大灭绝如何塑造海洋生物形态演变

2024-06-14 09:49来源: 中国科学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宋海军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揭示了这场灾难如何塑造海洋生物形态演变。相关成果6月11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宋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形态多样性,即不同物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没有大规模灭绝事件的“背景灭绝”期间,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通常是同步演化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可能打破这种同步性,导致二者脱耦。

  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DeepMorph的自动化方法,将深度学习模型与几何形态测量相结合,从化石图像中提取形态特征。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对599个属、6个海洋生物门类的化石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大灭绝期间形态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大部分门类,包含菊石类、腕足动物、介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经历了对复杂和装饰性形态的选择性灭绝,那些大型、复杂和强烈纹饰的形态类型灭绝更严重,而牙形动物则没有表现出形态选择性灭绝的迹象。

  6个海洋生物门类在经历灭绝事件时表现出4种不同的形态演变模式。这种灭绝的选择性和强度可能受到复杂的多因素影响,反映出不同演化枝和形态类型对环境耐受阈值的差异。研究结果为理解大灭绝如何重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提供了新见解。

  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DeepMorph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展示了在自动化、高效分析大规模数据方面的强大潜力,为未来开展更多深度学习与地球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可能。(记者李思辉 王俊芳)

 

[责任编辑: 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6月20日,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官兵在桂林市南溪山医院用推车转运病人。新华社发(施晨洲 摄)  6月20日,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官兵在桂林市南溪山医院用救生艇转运孕妇及其家人。新华社发(张辰飞 摄)  6月20日,武警广西总队桂林支队官兵在桂林市南溪山医院为群众转运物资。
21
①北京时间6月21日4时51分迎来夏至;②夏至是人体阳气最盛、阴气始生、阴阳交替的时节;③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④夏至意味着盛夏到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在夏至后不久。
21
“三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一派繁忙景象。“三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一派繁忙景象。“三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间忙碌,一派繁忙景象。
21
面对各地因持续降雨出现的险情,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排除险情,受灾地区加紧清理重建。面对各地因持续降雨出现的险情,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排除险情,受灾地区加紧清理重建。面对各地因持续降雨出现的险情,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排除险情,受灾地区加紧清理重建。
20
6月18日,三明市将乐县教育局联合县交通局准备多路农村客运车与公交车,为中考学生提供接送服务。6月17日,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组织志愿服务队护送考生赴考。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20
6月19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当地村民在插秧(无人机照片)。“三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夏种。“三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夏种。“三夏”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忙夏种。
20
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高温下户外劳动者的安全。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高温下户外劳动者的安全。近日,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高温下户外劳动者的安全。
19
6月18日,山东省枣庄市西王庄镇东王庄村农民利用智能喷灌机浇水造墒。眼下,正值“三夏”时节,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一些地区出现旱情。眼下,正值“三夏”时节,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一些地区出现旱情。
19
时值电商平台“618”年中促销活动高峰,各地电商、物流等线上线下企业、商家全力应对。时值电商平台“618”年中促销活动高峰,各地电商、物流等线上线下企业、商家全力应对。
19
地处西北的宁夏银川市近年来沿着生态立市、人水和谐之路护水、治水、用水,谱绘出一幅“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塞上新风景。目前,银川市共有湿地总面积5.31万公顷,其中自然湖泊近200个,拥有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85%。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