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男歌手蔡国庆今日(6月14日)
发长文告别综艺节目《这是我的岛》:
“录制这是我的岛的几个月,
既有艰辛也有快乐,更多的是坚守与热爱。
最后几天,因免疫力下降,
我患上了急性带状疱疹,
但即使忍受着剧痛,
我仍坚持完成了在岛上最后的任务……”
大家还记得那位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
大山里上千孩子的妈妈、
“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吗?
近日
#张桂梅患带状疱疹仍坚持陪考#
登上热搜
据新华社报道,6月9日,高考结束,张桂梅老师再次像往年一样“躲”了起来,不愿去面对告别的场景。其实在今年高考之前,张桂梅老师就患上带状疱疹,但她仍带病坚持,第14次陪着高考生奔赴考场,去共同面对这场考验。
在描述带状疱疹的痛时,张桂梅老师形容:“疼得眼睛都花花的,看不见”“最疼的时候就有点天旋地转了,到处都疼,好像肠子都是疼的……”
对此
评论区很多网友纷纷送上关心
还有的网友表达了对这种病的心有余悸
太疼了!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疼痛程度不亚于生孩子。只有得过带状疱疹的⼈才会明白,它痛起来会让人有多煎熬:像刀割、⽕烧、针刺、电击、鞭抽、虫蚁爬行……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除了各式各样、难以忍受的疼痛,它还可能带来皮肤瘙痒、麻木、紧绷、蚁行感、感觉迟钝等诸多其他不适。
年纪越大患带状疱疹后病情越严重
部分患者后遗神经痛可长达10年
据了解,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新华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黄雪花教授介绍:“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因此,普通人也需要警惕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在门诊就遇到过一些来就诊的人,因为熬夜等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导致本身的免疫力下降,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从而引发了带状疱疹。”
黄雪花教授强调:“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仍会陡然增加。得了带状疱疹后,典型症状包括皮损和疼痛,其中疼痛为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带状疱疹还有特殊的临床类型,如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等。”
慢性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
离带状疱疹更近
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还包括慢性病患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程天一介绍道,“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由于免疫机制的紊乱,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防御功能降低,罹患感染(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的风险远高于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会影响慢性病的管理,也会加重经济负担。
程天一表示:“高风险人群,第一步是要正确认识疾病、知晓其风险,然后进行有效预防。接种疫苗可以使老年人患重症和死亡风险有效降低,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该病一旦感染终身携带
超90%的成人体内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不能被彻底清除,初次感染消退后,病毒会潜伏于黏膜、血液以及局部感觉神经节和多数器官内“伺机而动”。
不过
此前东东就报道过
治疗带状疱疹的神经修复类手术
已进入上海市医保支付范围
以往全疗程近5万元的治疗费用
自付已下降到几千元
50岁以后
带状疱疹发作风险会陡然增加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佳的预防方式
之前
国内接种的带状疱疹疫苗
均为进口疫苗
而在去年7月
首个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在上海开打
目前,上海的预防接种门诊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带状疱疹疫苗供市民选择。除了可接种年龄不同外,进口疫苗为重组疫苗,全程需要接种2针,而此次的国产疫苗属于减毒疫苗,只需接种一针,相对更为方便。
有意愿接种疫苗的市民,可选择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约。
最后,东东提醒:如果患病也不要惊慌,及早治疗,通常预后较好,患病后要多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并补充水分,同时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
综合新民晚报、橙柿互动、@蔡国庆、扬子晚报、网友评论、此前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