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亲水活动逐渐多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发生溺水的情况也多了
日前,大梅沙就发生了一起险情
游客夜间误入深海区 救生员紧急施救
6月9号晚上,在盐田区大梅沙海滨浴场内,两名17岁的游客在海上游玩的时候,误入深水区导致溺水。
由于夜晚视线受限,旁边的游客都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其中一名游客自行脱困,而另一名游客位置比较深,一直在水中扑腾。
大梅沙海滨公园监控员熊艳娇回忆,这两名游客在海里面游泳然后不小心溺水了,视频里可以看到这名游客在挣扎,这个时候旁边也有其他游客在游泳,但不是专业的救生员往往发现不了异样,很难辨别是否发生了溺水。好在救生员眼疾手快,很快就冲上去施救,最后有惊无险。
女子不慎落入西湖 她的求救动作亮了
同样是9号,一名女子在杭州西湖游玩的时候不慎落入湖中。随后她立即以“躺平”的姿势等待救援,救援人员开着救援艇在1分钟内赶到女子身边。
一位目击者称,救援速度“嗖嗖快”。
也有网友为女子的机智点赞。
深圳市水上运动协会总教练王杨亲身演示,落水之后像那位女士一样,全身放松躺在水面上静待救援。这不失为一个办法,但也因人而异。
王杨
深圳市水上运动协会总教练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密度不一样,所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能力也不一样,绝大部分的女士采取这样的方法会很有效,但是男士就未必。遇到溺水的情况,首先要保证不慌张,然后憋住气,伺机求援。
王杨表示,脑子里一定要有根安全弦,以预防为主,比如说下水之前要先做好热身,不要饿着肚子下水,也不要吃太饱,评估下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者有没有皮疹、感冒,以及基础病等等。
施救者也要注意,尽量依靠工具实施间接性的救援,在溺水者跟施救者之间搭起一个类似于工具的东西,这样施救的话更有效更安全一些。
很多市民表示,避免落水、溺水,更重要的还是预防,平时也会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告诉他们日常就要远离陌生水域。对于小孩子,监护人一定不能疏忽大意。
安全提示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旋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旋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①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②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③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这些保命的知识
多多转发
部分来源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丨黄顺钰、李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