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2024-06-05 13:45来源: 广州反邪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6月2日,据央视新闻消息,

  两名游客在浙江台州石人峡

  横渡溪流时被水冲走失联

  牵动了不少网友的心。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

  噩耗还是传来……

  6月4日,

  据黄岩区应急管理局

  最新通报,

  2名落水失联驴友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通报全文如下

  ↓↓↓

  6月2日11时51分接到报警求助,有2名驴友在浙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接警后,黄岩区组织应急管理、公安、卫健、消防救援、属地政府及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等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因搜救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地势陡峭,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4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善后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据了解,事发地不对外开放。一位熟悉当地地形的人告诉记者,石人峡的山溪水往下汇入屿头乡的主要溪流是柔极溪,然后流入长潭水库。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此处的打卡攻略,从以往图片及视频来看,出事地点水流不急,人可以趟着溪水穿过。之所以会出现视频中水流湍急的情况,与事发前的暴雨有关。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据介绍,

  当地从6月1日到6月2日

  连续两天雨水天气

  导致平时几乎没什么水流的

  山涧水位暴涨

  受山地坡度的影响加上河道狭窄,

  山溪中的水流十分湍急,

  涉水危险很大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网传出事地点丰水期(左)和枯水期(右)对比↑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

  已获悉失联驴友中的男子身份

  据一位知情者透露,在事故中溺水身亡的红衣男子是宁波当地资深户外爱好者章先生,网名叫“万XXX到”,熟识的人都叫他“万万”。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遇难的章先生是宁波当地知名户外博主。网络图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据网络发布的视频中,

  有网友留言指出,

  视频中绳索的架设方式

  让横渡的驴友受到强力的水流推拉,

  形成了典型的死亡“V”字型,

  “陷入死亡V,

  任何人都坚持不了一分钟”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在网上,

  不少网友都提到了

  这个“死亡V”。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死亡V”是指人在绳索固定下,被水流压至水面以下无法呼吸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通过激流时,绳索的起点应更靠近上游,终点更靠近下游。在水流的作用下,人在被往下游冲的同时,也会沿着绳索向对岸滑动。但 如果绳索没绷紧,或绳索两头都垂直于岸基搭建,人就会被困在呈V字型的绳索当中。在绳索限定了人不能被水流带向下游时,水就会从人的身上盖过去, 造成无法呼吸的情况

  “两名失联游客当时已陷入严重的死亡V,却因绳索链接无法解除,直接发生溺水。”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两名游客陷入死亡V状态

  还有户外专业人士表示,涉事人员在天气、线路、横渡方式、绳索、携带装备以及应急预案多个方面都没做好。这起事故中,从组织者到失联者,再到画面中的施救者,都缺乏基本户外自救常识,多环节的错误叠加,导致了目前这一结果。

  公益人士、户外救援专业人士王英颉告诉记者,进行户外运动时,首先应掌握天气情况。此外,组织者抵达现场后,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对路线最新情况做评估。他认为,视频中该团队没有避开雨季,且线路需要横穿涉水山谷,在这个季节和这个地势,应考虑到随时会暴发山洪。

  王英颉表示,户外运动本着“欺山不欺水”的原则,若前行路上有河流阻断,应选择原路返回或者从山上绕行,不可冒险涉水。需要横渡激流时,也应首选搭建离水横渡系统,例如用树木搭桥或者绳索横渡系统,尽量不让人从水里过。

  他表示,视频中人员辅助过河使用的软连接,在水中是无法帮助人抵抗洪水的冲击力的,应使用竹竿或者绳索在离水状态将两头拴紧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视频中只设置了保护绳,没有设置牵引绳,所以人掉下去两边没法拉。”王英颉称,通常情况下,过河时应设置两条绳索,渡河遇到危险时,岸上的人可以用牵引绳将河里的人移动,视频中的情况,即便人被拉得站立起来,也还在原地。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此外,他表示,视频中用的绳子不是专业绳索,像是拖车时用的扁绳。

  “人能涉水的深度为大腿根部以下,超过这个深度,人力已经无法抵抗水流。人、包应分开过河,否则背包会成为你的累赘。”王英颉说,视频中这种情况,原本或许还有最后救援机会, 即松开一侧扁绳,并在松开侧末端打三个大结,从单侧往上拉或许还有机会

  汛期出游注意安全

  随着气温升高,

  人们野外出游不断增加,

  当下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

  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部分地区可能出现

  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汛期野外游玩,

  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下相关案例警钟长鸣

  ↓↓↓

  打卡拍照突遇洪水 7人死亡

  2023年8月9日,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网红打卡点,十余名游客正在拍照打卡,突遇河道涨水,多人被洪水冲走,造成7人遇难。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野外玩水突遇涨水 4人死亡

  2023年8月1日,广东汕尾海丰县多名游客在莲花山大东门玩水时遇涨水,多人被冲走,造成4人死亡。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很多野外景点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等无法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请选择正规景区游玩,不要在滩涂、河道、山脚、泄洪道等区域游览、野营和露宿,自觉抵制到“野景点”旅游打卡的行为。增强涉水活动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定,不在危险位置拍照;警惕落水、跌落等风险。

  汛期户外出行,

  有哪些需要警惕的事项。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汛期出行,

  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应该如何避险自救。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综合:央视新闻、新闻坊、新民晚报、上游新闻、橙柿互动、大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探险协会、中国蓝新闻、黄岩发布、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题: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进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礼炮鸣放队队长李金柱说,56门礼炮,寓意全国56个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80响,寓意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走过80年历程。
06
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06
9月5日,天安门广场上,众多市民游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标志性景观前参观游览。
06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
05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这些板块将分别聚焦智慧生态、城市治理、特种应用、生活场景及飞行技术,通过实景演示与专业活动,为观众呈现智能产业前沿成果与技术转化路径。
05
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05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