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列车车厢人员密集,流动性强,每节车厢都是一个“小社会”。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小社会”开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车厢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比方高铁椅套的换洗周期,都可能变成“线下”热议的话题。
近日,有网友吐槽高铁座椅不卫生,12306客服人员表示“椅套没有固定更换时间”。5月30日,国铁集团再度回应:座席套换洗周期为180天。据介绍,铁路部门对动车组列车(高铁、动车)服务备品有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办法,确保备品齐全、干净整洁。
就网友对高铁椅套更换周期的疑问,铁路部门两次作出回应,回应的速度和态度都得到了网友的赞许。社交媒体上的跟帖评论,集中在如何对高铁椅套的换洗做进一步的优化。
有网友看了国铁集团的回应说:“其实坐高铁的人对这事关心不大,下了车就走了都不想这事,我以为座套像宾馆床单一样,运行一次一换呢。”
有网友说:“180天才换洗一次,不知道180天中有多少人用过。”“家里的椅套半年换洗一次也不行呀。”
网友对现行的换洗周期提出改进建议:“现在的人比以前更讲究卫生,有关部门应该虚心加强这方面的改变。”“应该是半月一次比较合适!”“应每天消毒杀菌!”
12306和国铁集团跟乘客和网友的“隔空对话”,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高铁椅套的换洗周期,清楚了椅套卫生管理的措施。国铁集团围绕“途中卫生”管理信息的“有问必答”,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及时而明确的回应,满足公众对“途中卫生”的知情权,应该肯定。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明显提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高铁椅套的换洗周期,就不只是座椅布料的清洁问题,同时也成为宏观意义上的“途中卫生”问题。
每个人都有外出的机会,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卫生问题关系到你、我、他,“途中卫生”自然成为社会性问题。这方面再不起眼的事情,都可能成为网络舆论关切的严肃问题。
高铁椅套换洗周期引发的“途中卫生”讨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卧铺车厢与软座车厢的“途中卫生”能否等同。围绕高铁椅套合理的换洗周期,不少网友认为180天的周期太长。至于高铁椅套的换洗周期究竟多久合适,参与讨论的网友有分歧,意见无法统一。有网友联想到普通列车上的卧铺车厢,希望高铁参照“卧铺每客必换”,适当缩短高铁椅套的换洗周期,最好也能“每客必换”。
笔者认为,高铁椅套“每客必换”的建议过于理想化了。高铁车厢的乘客流动性太强,有的乘客只坐一两站就下车,别说椅套难以“每客必换”,就是座椅枕巾有时也难以做到。
二是家庭沙发与高铁椅套的换洗频次是否应该相同。对于客流量超大的高铁车厢,一个椅套的换洗周期该如何确定,不知有无科学数据。有网友联想到家里客厅的沙发,认为高铁椅套的换洗周期应该跟家里沙发大抵差不多。也有网友觉得对换洗周期的议论,有点小题大做:“闲人太多,自己家沙发套洗过几次?”“不是杠啊,自家沙发套谁在坐啊?来来回回就家里几个人,最多偶尔来些亲朋好友。”
三是座椅枕巾与高铁椅套的更换周期是否应该同步。就高铁车厢“途中卫生”的争论,有的网友未能区分枕巾和椅套,错把椅套等同于枕巾。
高铁座椅上,乘客头部倚靠的枕巾换取方便,而椅套包裹得严严实实,换取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区分两者的区别,容易造成一种误识,好像椅套的“途中卫生”也可以像宾馆客房的床单或者座椅的枕巾那样,可以轻松逐日换洗。这样的误识,缘于对座椅缺乏全面的了解。
高铁椅套换洗周期的“途中卫生”之争,虽然并非所有的网友建议都可取,但这样的公共讨论却有积极意义。通过讨论可以发现,现阶段高铁车厢的“途中卫生”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比如,重视公共话题对保障乘客卫生健康的重要性,重新审视高铁椅套180天换洗周期的科学性依据。为此,可以联合卫生部门进行科学研究,制定公共座椅及其椅套的“途中卫生”标准,包括测定椅套的换洗周期,用科学的依据给工作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在测定科学合理的高铁椅套换洗周期后,高铁车厢的“途中卫生”建设仍有持续改进的空间。比如,像网友建议的那样,坚持对每个椅套全面喷洒消毒液。
虽然乘客看不到这样的“课外作业”,但只要铁路部门坚持下去,以后遇到新的“途中卫生”质疑时,12306就可以回答得更详细也更肯定一些。
公共卫生无小事。希望通过高铁椅套的“途中卫生”讨论,能够让更多的公共卫生工作得以完善提升。(刘海明)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