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完,日历翻到了“小满”这一页。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我国南方地区开始种植水稻,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
何为小满
在我国的节气文化中,小寒过后是大寒,小暑过后有大暑;春分与秋分相对、冬至与夏至相对,但为什么没有一个与小满相对应的“大满”呢?小满之后是芒种,其实是从实际的农业生产规律中定论的,小满之名意在提醒大家做好收麦子的准备,紧接着到来的芒种则是提醒大家做好种稻子的准备。古人为节气起名字,是颇有深意的,小满与芒种和农作物成熟和播种息息相关。
古人认为越是农事最繁忙的时节,人越要保持勤劳,不可懒散。麦子的籽粒可以饱满,人心却不可自满。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以人生凡事不能“大满”,小满过后是芒种体现的既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道理。
小满习俗
相传小满是蚕神诞辰日,丝绸的原料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因此丝绸业发达的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有一个祈蚕节。古人把蚕视作“天物”,由于蚕难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所以每年人们就会在祈蚕节这一天祈求养蚕有个好的收成。
中原地区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小满日赶集的传统,称为“小满会”。小满会是由古时候水神祭祀衍生出来的一种庙会活动,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人们在这一天祈求小满时期免遭旱灾,麦收时不要下大雨影响收割,当年能有个好收成。如今人们参加小满会,更多的是体会文化的传承。
关中地区,小满节气还有“看麦梢黄”的风俗,并渐渐形成了一个叫“看忙罢”的节日。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探望,询问夏收的准备情况;而麦收后,母亲再去看望女儿,这是与生产劳动相依相伴的母女情长。
诗意小满
“小得盈满”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小满传递的也是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欧阳修就曾写过一首《五绝·小满》,这首诗在描写优美的景象中也蕴含了这位政治家“小满”的处世之道。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这首五言绝句展现了初夏时节作物茁壮成长的景色。第一句就描写了初夏的夜晚,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悠悠夏夜之中,似乎听到了那夜莺的歌声。一轮明月挂在天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夜空,朦胧的月色使整首诗更有意境。
最后两句“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写词人最喜欢观看这个时节田垄前的麦子。虽未成熟,但也已十分饱满了,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笑看满地落花,一个“笑”字,赋予了麦子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小满时节,麦子在风中的可爱姿态。
面对花开花落,人们常有一种惋惜之情,感叹人生苦短、年华易老。而欧阳修却不因此而悲伤,相反用诗情画意的言语、优美的意象勾画出了小满时期的独特美景,小满未满的麦穗与凋落的花瓣同样映衬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统筹:李歆
美编:司玥
撰稿:李冰
转自:央广经典音乐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