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忠客2180”连接着村庄与县城,是重庆市忠县长江段“最后的水上公交”,沿岸上船下船的乘客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菜农。
2016年,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相比于单程2小时的客轮,50分钟就能到县城的客车成了沿线多数村民更便捷的选择。此后,客轮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往日熙攘的江面上只剩下了“渝忠客2180”。
船长秦大益和船娘曹利芳是同乡。2013年,他们共同出资,开始合伙跑船。当时,陆上交通不便,走水路是当地人主要的出行方式,客轮生意还算红火。
2016年,重庆沿江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相比于单程2小时的客轮,50分钟就能到县城的客车成了沿线多数村民更便捷的选择。此后,客轮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往日熙攘的江面上只剩下了“渝忠客2180”。
然而,卖菜的老人们似乎已经离不开江面上这最后一艘客轮。但现实情况是,秦大益和曹利芳的经营压力也一天大过一天。正当他们准备和跑船生涯告别时,这艘濒临停运的客轮,却通过网络直播这种最新潮的方式“重生”了。如今,“渝忠客2180”已拥有超过三百万粉丝。
不出码头,许多卖菜老人的菜就已经被抢购一空。前来买菜的有附近的居民,也有远道而来的网友。
“渝忠客2180”从互联网火到了现实当中。不光有人闻讯来买菜,还有人专门赶到码头,打开手机直播,帮着吆喝,各出奇招。
“要么就是我们主播自己掏钱收了菜农的菜,要么就是直播间的爱心人士收了他们的菜,然后就近送到同城的福利院这些地方。我也是主播,我也有一定的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网络主播雷先生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他每天上午都会在“渝忠客2180”抵达前守候在码头。
这艘濒临停运的客轮,通过网络直播这种最新潮的方式重获新生。视频和直播带来的收益不但能满足客轮运行的开支,甚至还够请一早出门卖菜的老人们吃一顿早饭。
船东本着“登船皆供饭”的态度,每一位上船的乘客都可以得到他们准备的一份免费早餐: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和一份稀饭。船娘曹利芳表示:“ 有些老人早餐和中午就一个馒头对付了,发现后和合伙人一起商量,用早餐时间给他们准备一份早饭,让他们吃饱了安心上街卖菜。”
(转自丨《1/7》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