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饮咗茶未啊?”
约上“老友记”,
来广州荔湾区
西村街颐康中心长者饭堂
就能叹早茶了!
对许多长者来说,“叹早茶”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近日,广州荔湾区西村街道颐康中心打造广州市首个“早茶”长者饭堂,满足辖内长者的多元化需求。
长者饭堂叹早茶:
20余种茶点、粉面
走进长者饭堂,大厅宽敞明亮,地面干净整洁,刚过早上九点便已经坐无虚席。服务人员忙碌地招待着前来喝早茶的“老友记”。
虾饺、烧麦、叉烧包、糯米鸡、凤爪、牛肉丸.……20余种茶点、粉面让人垂涎欲滴。
餐牌上写着,招牌虾饺5元一份,长者价4元;牛肉烧卖4元两个,长者价3元;秘制叉烧包2元一个,长者价1.8元;香煎萝卜糕5元两块,长者价4元……早茶供应品类多,且价格公道。
部分餐牌
针对长者推出优惠价
后续计划增加营业时间
根据广州政策,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居家老年人接受助餐配餐服务可享受就餐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次就餐费用的四分之一,最高不超过3元,就餐补贴在老年人给付就餐费用时自动扣减,但仅支持午餐、晚餐就餐。
“早茶虽不能享受政策补贴,但长者饭堂运营机构针对长者推出了诸多品类的优惠价。”西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增加早茶供应,记者了解到,西村街道颐康中心长者饭堂现在的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 8:30~13:00,后续计划增加营业时间,调整至周一至周日 8:30~18:00。
干净整洁的环境、美味营养的菜品、热情周到的服务让街坊陈姨对长者饭堂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的早茶饭堂真好!我期待很久了。”
小饭碗里装起大民生。长者饭堂带来的不仅是一顿营养健康的热乎饭,也成了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通过叹早茶,“老友记”可以走出家门交流谈心,在长者饭堂丰富“朋友圈”。
长者饭堂只能用来吃饭吗?
有的长者饭堂还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更多选择:文娱阅读、日间托管、医生巡诊……除了吃饭,很多老年人也能在长者饭堂找到有人陪伴的乐趣。
老人们参与饭堂组织的手工活动——做花瓶。
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长者饭堂组织30多名长者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做冰皮月饼。
在越秀区,洪桥街道长者饭堂把100道“康养粤菜”引入饭堂;
在白云区,160个长者饭堂已落地建成,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可享受一次3元就餐补助;
在海珠区,已有长者饭堂探索打造成为面向社区居民的“为民饭堂”,除了长者,打工人群体也可就餐;
在南沙区,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建成长者饭堂116个……
截至2023年9月,广州市共有长者饭堂1154个,覆盖全市的街、镇、村,已基本形成全覆盖的自助配餐服务网络。
长者饭堂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环,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难”的问题,还让他们实现了与朋辈群体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融入。
年轻人也想吃长者饭堂?
广东省民政厅回应:欢迎!
针对一些年轻人
也希望到长者饭堂就餐,
甚至将长者饭堂变成社区饭堂的诉求。
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张东霞回应称:
欢迎社区居民到长者饭堂就餐!
据介绍,对于长者饭堂来说,有一定的就餐量才能保本,更多居民到长者饭堂就餐,有助于他们的可持续经营。“这也是长者饭堂建设的方向,国家提出建设15分钟便民社区,就把长者饭堂纳入进去了,就叫社区饭堂,而社区饭堂是针对社区所有的居民开办的。”
2023年3月,
位于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石岗路18号的
南石头街石岗社区长者饭堂建成开放。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为民饭堂”,
面向全年龄段的居民开放,
最高峰时每日供餐量达到430人次,
餐者中既有长者和重度残疾人,
也有社区里的一些快递员、保安等。
饭堂内菜品
新鲜、清淡、健康且丰富
价格惠民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通讯员:西村街
广州日报综合自人民网、中国广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