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吃虾引发哈夫病?专家:小概率事件!不必因此“谈虾色变”

2024-05-16 18:44来源: 潇湘晨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进入夏季,又到了吃虾时节,麻辣鲜香的小龙虾因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当之无愧的“宵夜顶流”。

  尤其是在长沙,大家对小龙虾的热情可谓突破天际,剥得手痛,吃得汗流浃背,用长沙话讲便是“国味道才韵味”,虾壳堆砌而成的“小山”几乎到处可见。

  然而,5月6日,江苏疾控发布“5月防病提示”,提醒市民注意预防哈夫病。建议适量食用小龙虾,不要过量,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只。

  这一消息迅速冲上了热搜,话题“注意哈夫病!江苏疾控#建议一次食用小龙虾不超10只#”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那什么是哈夫病呢?龙虾吃多了后真的会患哈夫病吗?

  “哈夫病,是一种疑团重重的疾病,多指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国家注册营养师、湖南省胸科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技师张胜康介绍,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由挤压伤、肌肉过度劳累、感染以及各种代谢性疾病等各种病因导致横纹肌细胞被破坏后,细胞内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液和血液循环中。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症状为肌痛、肌无力、茶色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张胜康表示,哈夫病的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大部分愈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多数病人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者死亡。

  2010年南京地区发现的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溶解综合症患者,具有与哈夫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也被医学专家确认为哈夫病。

  查询研究资料发现,夏季和秋季是哈夫病的高发期,淡水鳕鱼、鳗鱼、狗鱼、小龙虾等食用水产品都有致病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后也会出现‘哈夫病’”,张胜康强调。

  事实上,国内外一直在研究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之间的关系,却都没有定论。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不必因此“谈虾色变”。

  小龙虾虽营养丰富,但食用有讲究

  张胜康表示,小龙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易消化。蛋白质含量要高于多数淡水和海水鱼类,100克虾肉中含有14.8克蛋白质,并且其氨基酸组成也优于其他肉类,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钙、钠、钾、镁、磷等多种矿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小龙虾脂肪含量低,100克虾肉中仅有3.8克脂肪,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人体所必需。

  小龙虾虽然营养丰富,但其科学食用还是有些讲究的,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洗干净。最好购买人工养殖虾,因为野生虾生存环境不确定。选择背部红亮干净,腹部白净整齐,虾腮白而干净的小龙虾,剪去前部头壳,顺势挑去胃囊,剪去腮须,用刷子洗净后,去除虾线。

  要煮熟。小龙虾生长过程中,体内难免会携带一些致病微生物甚至寄生虫,加之小龙虾的壳很厚,如果没煮熟,很容易吃坏肚子。只有100℃烹饪15分钟以上,才可彻底杀死体内的寄生虫囊蚴。在外就餐食用小龙虾时,建议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店。

  要适量。小龙虾味虽美,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小龙虾属于高蛋白食物,但同时也是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每100g小龙虾中嘌呤含量约75mg,过量食用对血尿酸水平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血尿酸升高的人群可以适量吃龙虾,但不要过多食用,以免引起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饮食上我们应该少量、多样化地摄取食物,这样才能降低风险。

  不吃死虾。虾死了之后,身体腐坏的速度会变化,容易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进食后,可能会对胃肠道粘膜造成损伤,容易诱发肠炎等疾病。识别方法是死虾炒制之后的尾部是直的,而活虾炒制之后的尾部是蜷缩的,一定要注意辨别。

  不吃虾头。相比起虾肉,虾头和虾黄更易受到污染、重金属超标,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故最好不要食用。另外,小龙虾的肠道(即虾线)往往易聚集重金属,食用前也应清除。所以龙虾的健康吃法是只吃龙虾肉,少沾汤汁、少嘬汤汁,嘬下去的每一口汤汁油脂,那是扎扎实实的热量,吃进嘴里化作肚腩上的肉肉。

  尽量不与啤酒共食。在吃货眼中,小龙虾和啤酒似乎是“天生一对”。但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应控制食用量,尽量不与啤酒共食,啤酒中往往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会成为加速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帮凶”,二者同时食用,会大大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同时,具有过敏体质以及患有皮肤病、哮喘病,也不宜食用小龙虾。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少吃。小龙虾一般口味都比较重,所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少吃。

  通讯员杨正强 唐寒梅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21
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
21
盛夏时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各地清澈凉爽的瀑布、潭水、溪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畅享夏日清凉,当地暑期旅游逐渐进入旺季,乡村“夏日经济”火热。盛夏时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各地清澈凉爽的瀑布、潭水、溪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畅享夏日清凉,当地暑期旅游逐渐进入旺季,乡村“夏日经济”火热。
21
7月19日,几位参观者在数字科技链展区的TCL公司展台体验一款眼镜。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20
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
20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吴凤明在检查蜂箱。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
20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19
题:“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持续升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避暑旅居产业正从“清凉资源”向融合文化、疗愈、研学等复合体验升级。
19
森隆藏布河,地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深处。据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管理局措罗木管理站站长阿旺洛卓介绍,近3年来,从此处过河迁徙的藏羚羊种群规模每年都超过15万头。
19
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4月28日发布通告称,天安门城楼自2025年5月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以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目前,天安门城楼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重新亮相,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告。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