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野外看到这种鲜黄色的小花,可千万保护好它,它可不是一般的植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黄花虾脊兰。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安徽大学联合调查团队在进行泾县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春季调查)——高等陆生植物调查时,惊喜的拍摄到这一物种。
大黄花虾脊兰产于中国台湾北部和湖南西南部,生于山地林下。它属兰科虾脊兰属,叶宽椭圆形,长45~60cm,宽9~15cm;总状花序长6~15cm,无毛,疏生约10朵花;花大,鲜黄色,稍肉质。其主要生长于海拔1200~1500m山地林下,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花期2~3月。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极危(CR)物种。它也被科学家们誉为植物界的“金丝猴”。
由于其种群规模太小,对生态环境和水源环境也比较挑剔,濒临灭绝。2017年,该物种在中国大陆仅有湖南省新宁崀山发现了一个分布地区,有两个生长点,总植株树木不足50株。为了这种植物,崀山管理局还专门成立了大黄花虾脊兰野外保育研究小组。
目前大黄花虾脊兰在国内仅分布于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份的局部山区,它也是我国亟待保护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据安徽大学调查团队介绍,此次调查仅记录到10株左右的大黄花虾脊兰,数量小且占地面积小于1㎡,聚集分布在林下溪旁的半阴生境。
转自: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