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三水造龙师”李保安:择一事 终一生

2024-05-09 19:03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客户端广州5月9日电(记者李炫辰、霍加冕)距离端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李保安龙舟厂的工人们正马不解鞍地制作着要参加比赛的龙舟。在木屑、尘土飞扬的龙舟厂内,88岁高龄的厂长李保安正沿着一艘近32米长的龙舟来回踱步,认真地检查着龙舟上的每一个细节,眼里尽是对这份事业的痴迷和热爱。

88岁“三水造龙师”李保安:择一事 终一生

  正在检查龙舟的李保安。新华社记者 李炫辰 摄

  李保安个子不高,步伐缓慢,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可每当讲起自己与龙舟66年来的故事时,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和滔滔不绝的话语,仿佛还是一个充满干劲的少年,让人忘了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从亲手打造第一艘传统龙舟起,李保安始终坚持以诚立业、守信经营、诚信传家的理念,严把龙舟每个制作环节的细节质量,让“三水李保安造”成为珠三角地区龙舟制造界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

  近日,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的2023年全国“诚信之星”名单里,李保安赫然在列,他也是广东省首位入选这个奖项的代表。

  “不好意思,我们现在工期太紧,暂时不能接单了……”正在厂里忙着为新船固定龙脊时,李保安的小儿子李显坤又婉拒了一张龙舟订单。今年88岁的李保安已退居二线,由四个儿子接棒,传承他积累一生的“造龙”技艺,他则每天到厂里监督指导。

  李保安的厂子,今年上半年已经接到超过30张龙舟订单,但为了确保每个造龙环节的质量过硬,最终只接下了13张订单,全部都要赶在端午节前交到客户手上。刚刚装上龙头的一艘50人龙舟,是龙舟厂用20天加班加点才做好的成果。

88岁“三水造龙师”李保安:择一事 终一生

  李保安龙舟厂内两艘即将完工的50人龙舟。新华社记者 霍加冕 摄

  “记住,宁愿少做十条,不可做差一条,一旦做差了,信誉就坏了,佛山人要‘牙齿当金使’!”李保安不断对做船的后辈们叮嘱道。“再来订单,也不接了。假如强行接订单,就会影响船的质量。”

  1959年,22岁的李保安进入三水区国营造船厂,成为一名造船师傅。机缘巧合,李保安接触到了龙舟的制作。造一艘龙舟并非易事,选木、裁板、抛光、组装……一道道繁琐的工序考验着龙舟师傅的功力和心思,其中的艰苦外行人难以知晓。通过多方学习与实践,李保安逐渐掌握龙舟制作技术,并凭借自己之前造船的经验,对龙舟的长宽高比例、流线型弧度、吃水深度等细节建立起一套独有的调校标准。从他手上打造出来的龙舟,也从小型的5人龙舟、8人龙舟、10人龙舟,慢慢升级到大型的50人龙舟、80人龙舟。

  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是李保安一直坚持的龙舟制造理念。多年来,李保安坚持采用难度更大、工时更长的传统榫卯结构制造龙舟,提升整艘船的稳定性和拉扯力。哪怕是船身上的小钉子,李保安也追求极致,为最大限度的减少钉子对龙舟船体的影响,他自己设计并制造了专用三角扁钉。不仅如此,每次造船前,李保安都会先问清楚“扒丁”们的身高体重,并根据赛事特点对龙舟进行“量身定做”。

  正是因为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细节的“执拗”,李保安造出的龙舟质量过硬,又轻又快,受到了大量龙舟选手、爱好者的青睐。

  “保安叔的龙舟厂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这些订船的客户可以随时过来观摩每个制作环节,提出调整方案也能随时修改。”三水区西江开心龙舟俱乐部负责人崔洪全说。作为李保安龙舟厂的十年的老客户,崔洪全回忆说,十年前到南海、顺德一带参加龙舟赛事时,发现过半参赛龙舟都印着“三水李保安造”,于是找李保安订做了一条龙舟。后来,崔洪全所在的俱乐部作为业余爱好者队伍参赛,使用这艘龙舟竟在一场国际龙舟大赛上夺得了名次。

  如今,李保安造的龙舟依然在各大赛事上屡创佳绩,龙舟厂里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客户赠送的锦旗。

  为龙舟奉献了一生的李保安,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非遗技艺。龙舟厂每个月都会迎来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身体硬朗的李保安经常主动担当解说员的角色,积极弘扬三水龙舟文化。他还受佛山市博物馆委托,花费巨大心血,将近600年历史的“盐步老龙”进行1:3的复制,即将在博物馆展出。

  由于工期紧张,李保安的长孙李锦标周末都回到厂里帮忙。李锦标说:“爷爷的心愿是做一艘全世界最长的百人龙舟。我希望未来能和爷爷一起完成这个心愿,把爷爷倾尽一生打拼下来的诚信精神、龙舟精神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白露过后,浙江杭州临安区迎来一年一度的山核桃开杆采收季,人们忙着采摘、加工山核桃,供应市场。白露过后,浙江杭州临安区迎来一年一度的山核桃开杆采收季,人们忙着采摘、加工山核桃,供应市场。
10
初秋时节,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内的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水碧如翡翠,倒映着远山青黛,云雾朦胧,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初秋时节,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内的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湖水碧如翡翠,倒映着远山青黛,云雾朦胧,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10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于9月5日至9日在云南举行,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于9月5日至9日在云南举行,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