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2024-05-04 14:15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作为探月四期工程的“关键一环”,将完成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飞行38分钟左右后,星箭分离,火箭成功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8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接下来,嫦娥六号将在地面测控支持下,经过中途修正、近月制动,进入捕获轨道,最后进入环月任务轨道,为着陆器降落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做准备,并同步开展多项科学探测任务,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打下基础。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50多天 嫦娥六号任务要经历11个阶段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嫦娥六号任务总共要经历11步,分别是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回收段。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4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轨道器的多次分离组合。从火箭发射到嫦娥六号取到月背样品返回到地面,整个过程要经历50多天。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嫦娥六号任务发射后,经过2000多秒的飞行,火箭会将嫦娥六号送入预定轨道,完成星箭分离。嫦娥六号开始奔向月球。整个奔月路大概有5天,在快到达月球的时候,嫦娥六号要踩一脚刹车,从而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在环月阶段,嫦娥六号将用20天左右的时间调整好位置,为落月做准备。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当万事俱备,嫦娥六号就会开始落月,并在月面工作48小时完成月背样品采样。采样完成后就将开展月面上升、环月轨道交会对接等工作。这期间,嫦娥六号还将在环月轨道开展多项科学探测。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在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后,嫦娥六号就将开启回家之路。通过大约5天飞行,再入大气层,返回四子王旗着陆场,整个月背“出差之旅”要进行50多天。

  月球上的“嫦娥”之路

  2024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总台用AI生成技术赋能传统节目制作,打造了虚拟的月球环境,一起去看中国人20年来走过的不寻常的探月路。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中国人对深空的探索是从月球开始的,2024年正好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也就是嫦娥工程立项20年。2004年立项,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了绕月飞行,此后的每一次“嫦娥”奔月都是从这个空间来完成地月转移的。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2007年10月24日,嫦娥家族的大女儿,也就是“嫦娥一号”一马当先,踏上了奔月之路。“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这张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在月球的丰富海区域完成了受控撞月,永久地留在了月球上,而月面也第一次留下了中国的印记。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嫦娥二号”发射于2010年国庆节当天,是我国的月球探测器中唯一一个没有留在月球表面,也没有返回地球的,它飞往了宇宙的深处,成为了我国第一颗像小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转的人造卫星。数据显示,“嫦娥二号”目前已经飞行了超过3亿公里,相当于在地月之间往返了近400次。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嫦娥二号”的神奇经历还不止这一个。这颗长得像花生形状的小行星名叫图塔蒂斯,它是以西方神话中的战神来命名的,它是最大的近地小行星之一,被列入了“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为了搞清楚这种危险究竟有多大,2012年12月,我国的科学家安排嫦娥“二姑娘”约会战神。在两人相距3.2公里时,二姑娘回眸凝视战神,拍下了500多张照片。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战神”的近距离探测。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软着陆。2013年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玉兔号”迈出了她在月球上的第一步。你看,月球车“胸前”的五星红旗多么鲜艳,这可是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后来,她在月球表面一共行驶了114.8米,这100多米,是中国月球车在月表留下的第一行足迹。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2016年1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这些中国古老神话故事里的名字,在中国航天人手中成为了今天的现实。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这里是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的落月点。2019年1月3日,嫦娥家族的四姑娘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陨石坑。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之一,还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老师,降落在一个以科学奇才的名字命名的撞击坑,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两器互拍成功,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的五星红旗又一次闪耀在月球之上。中国的探测器不仅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而且实现了对月背的巡视勘察,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2023年,“玉兔二号”月球车还从38万公里之外给我们送来了一份中秋节礼物,就是这张“月面环拍图”。

  最新消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小兔子”“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背面工作了5年多时间了,行驶距离超过了1596米。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这里是风暴洋,月球上最大的月海,虽然叫“海”,但并不是海,只是月球上比较平坦的平原。四年前,“嫦娥五号”探测器从这里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回到了地球,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地外天体的样品采集。

看中国人20年不寻常探月路

  至此,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圆满收官。2024年,探月工程四期再启新程,月球很快又会迎来“嫦娥六号”探测器。中国人在月球上的嫦娥之路不断向前。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拼版照片)。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出土的铜器(拼版照片)。
19
当日,向南而行·南粤春暖2025年深圳市南山区新春大型招聘活动暨猎头大会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举行,南山区辖区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等200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万余个,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
19
运行在宝成铁路上的6063/6064次列车,是一趟连接陕西宝鸡市与四川广元市的公益“慢火车”。由于这趟列车的很多乘客是沿线卖货的老乡,铁路部门便在列车上设置专门的惠农车厢,方便他们放置、售卖农产品。
19
早春时节,各地农民不误春光,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早春时节,各地农民不误春光,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早春时节,各地农民不误春光,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8
2月17日,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的科学校外辅导员给在“开学第一课”上为学生讲解3D打印知识。当日,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师生迎接春季新学期。当日,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师生迎接春季新学期。
18
2月17日,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进境飞机进行检修。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自2022年启用后,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培育壮大航空维修现代服务业集群。
18
当日,部分地区中小学迎来开学季,学生们返回学校、领取教材,参加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开启新学期。当日,部分地区中小学迎来开学季,学生们返回学校、领取教材,参加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开启新学期。
17
在京投装备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在总组装车间内工作(2月14日摄)。新春伊始,在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京投装备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各生产车间恢复了往日忙碌景象,为北京市地铁线路准备的地铁列车正在有序生产和测试中。
17
这是2月15日拍摄的2025宁夏(银川)春季首场开门红万人特大型招聘会现场。当日,2025宁夏(银川)春季首场开门红万人特大型招聘会在宁夏体育馆举行。当日,2025宁夏(银川)春季首场开门红万人特大型招聘会在宁夏体育馆举行。
1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