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临
湖北省疾控中心
食品安全专家李菁菁提醒
假期要注意饮食有节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和路边的野果
警惕突然出现的“大蘑王”
近期,树林、草地等野外地区陆续能看到野生蘑菇,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毒品种。
大青褶伞是我省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之一,一年四季均有生长,常出现在公园、草坪、绿化带、菜地甚至垃圾堆旁。会在误食后10分钟到2小时之间开始发病,可引起严重的胃肠炎型中毒反应,如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此外,可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者会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因此,大青褶伞又被戏称为“ICU菇”,意思是,一旦误食或许就要去ICU走一遭。
小区绿化带长出的大青褶伞。记者杨娟娟 摄
此外,有些有假愈期、容易致死的剧毒品种,如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肉褐麟环柄菇、欧式鹅膏等也会陆续出现,它们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
疾控专家提醒,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中毒。误食应及时就医、催吐,若能提供误食的毒蘑菇样本和照片,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降低死亡风险。
专家提醒:不要采食路边野果
野果种类繁多,有些有毒品种与无毒品种无论从外形、口感及成熟时间上都难以区分,极易误食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马桑果、桐油果等均曾在我省引起过中毒事件。疾控专家提醒,外出游玩,千万不要采食野果。
马桑果,外形与桑葚相似,豌豆大小,圆形多肉,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时由鲜红色渐变成紫黑色,味甜略涩。含有马桑碱,全株有毒,其嫩叶和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误食轻则引起痉挛呕吐,重则可导致呼吸衰竭而亡。
桐油果,外形似核桃,果核似板栗,含有桐酸,对人体肠道有极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胸闷、无力等症状,甚至损害肝、肾、心、脾、神经,重度中毒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麻痹而亡。
假期要注意饮食有节
品尝特色小吃是必不可少的出游体验,但也要注意:
1、避免暴饮暴食引起肠胃不适。
2、选择卫生信誉度在B级及以上的餐饮单位。尽量避开客流量巨大、超负荷接待的餐馆。
3、尽量保证食物多样、烹饪方法多样,荤素搭配,少盐、少油、少糖,尽量选择热食,少吃冷荤、凉菜,多吃时令水果。一般来说,成人每人每天约需吃1个拳头大小的肉类、2个拳头大小的谷薯类、2个拳头大小的豆类和奶制品、5个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外加少量坚果。
4、尽量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限制饮酒,零食适量。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