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5月1日电(记者张磊)5月1日,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小浪底引黄工程二期工程3标段的一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钢筋工苏川川和妻子王秋梅正在认真地绑扎钢筋,为的是在五月中旬完成G7顶管下穿临夏线公路沉井施工任务。
小浪底引黄工程二期工程3标段的一处施工现场。
小浪底引黄工程二期工程是山西大水网“两纵十横”中的第九横,位于运城市东部,是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向山西省涑水河流域调水的大型引调水工程。竣工后,每年从黄河干流引水量2.46亿立方米,可解决运城市5县区的农业灌溉、工业及城镇生活、生态用水问题,惠及190余万群众。
G7顶管下穿临夏线公路沉井工程是由中铁十七局集团参建的,全长约16千米,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因下穿公路,管道埋深大,建设者采用难度较大的沉井作业,运用长臂挖掘机挖个方形“井口”,浇筑环形混凝土形成井壁,过程中,混凝土由于底部缺少支撑,就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慢慢沉入地下,最终形成一个12米深的沉井。
“在高效推进引黄工程施工的同时,更要保证‘民生工程’的质量。”中铁十七局集团小浪底项目的现场负责人张翔宇介绍说,在挖沟、埋管、试压、包封、回填流水线施工中,注重把好“入口关”,细致查验每一根到场的PCCP管材外观质量;在“一个接口一次试压”的基础上增加到三次试压,严把“出口关”,用心用情做好品质工程。
施工完的路段进行土地复垦。
“一天天看着工程的新进展,心里美滋滋的。想着能早一天喝上黄河水,用黄河水浇灌庄稼,干活的劲头都更足了。”苏川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