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6日)
集通勤、观光、美食等
文旅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中华路游轮母港
(红巷旅游码头)项目
正式投入试运营
中华路游轮母港(红巷旅游码头)。
记者在码头现场看到,新建钢质趸船分为3层,1层为乘客区,2至3层为商务服务区,在橙黄底色的映衬下,“红巷趸1”“红巷趸2”红色标识格外醒目。
该项目自2020年6月立项,2021年12月动工。其建设规模包括打造3艘90米钢质趸船,新建岸基配套设施等。改造升级后的中华路客运码头拥有6个客运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75万人次,总投资额约3.93亿元,按国际化游轮母港标准建设,最高可容纳5000吨量级游轮停泊。
全面焕新的中华路客运码头由原红巷码头和原中华路码头升级改造而来,将作为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主力码头,与武昌岸其他码头区域联动、互补,实现武昌岸运力和游客接待数量最大化。“该项目的落地能最大化发挥区位优势,形成集文化、旅游、美食、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水岸经济产业集群;同时能与红巷红色革命历史街区、辛亥革命博物院等进行景区联动,立足景区红色资源禀赋,探寻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武汉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武汉长江之畔,形如大鹏展翅欲飞的中华路游轮母港(红巷旅游码头)屹立眼前。
“商务服务区将有美食、图书屋、音乐吧等品牌进驻。届时,游客不仅可前往码头商务服务区参与缤纷多彩的文化、美食等活动,还可登上游船尽情欣赏两岸的旖旎风光,深入感受武汉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利记轮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中华路游轮母港(红巷旅游码头)项目投入试运营,标志着武汉核心港区码头绿色、智能和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其将致力于打造成为武汉两江四岸集通勤、观光、美食、购物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为推动武汉水岸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助力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高质量发展。
采写:记者侯钰倩 通讯员魏清